如何用愉快有趣的方式,讓孩子認識食物的美味和營養,是爸媽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就讓神奇的蔬菜魔法陪伴爸媽一同打造快樂的親子食光!
全書是葛瑞這個小男孩第一人稱口語的敘述他的生活(和一些亂七八糟的冒險),在孩子看來,第一人稱的寫法自然很能產生同理的感受,想讓自己像個大人但卻一直闖禍(然後還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我們大人看來,這就是一種成長歷程,看著葛瑞「轉大人」,也期待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守護下逐漸成長跟符合社會期待。
現代社會少子化,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的照料鉅細靡遺,事事包辦,不願意讓孩子受苦。這些「萬能父母」養育出被「過度保護」的孩子,這些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相對的,他們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承受壓力的能力就顯得很弱。
我常在雙果姊妹面前示弱,也不用特地故意裝不會,因為就是真的不會。不用怕被孩子發現我們也沒有很懂,重要的永遠是「孩子在我們陪伴引導下進步多少」,而不是給孩子全能萬能的父母。
我蠻常跟兩個孩子說:「沒關係」;因為只要沒有抵觸到安全跟道德的界線,真的很多事都可以「沒關係」呀!她們的人生才剛要開始,許多事只要再調整、再努力、再注意就好了。
醫用口罩的關鍵,是中間那層「熔噴不織布」。它的製作原理類似棉花糖:先熔化再噴出來。(沒錯,所謂熔噴,就是先熔再噴)
「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突破九十億人……」「2020年,臺灣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首度出現交叉,內政部預估人口即將開始下滑……」
想到鐵皮屋,還是覺得好醜、好不得見人?其實現在的鐵皮屋已經比你想像的還要酷,而且認識鐵皮屋是一場可以帶孩子體驗美感與學習文化、科學的知性之旅。
我們都喜歡看電影、YouTube影片,和一集集讓人無法自拔的電視劇。在享受影視饗宴的時候,你知道影視這項前所未有的發明,不僅改變了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更打破時空的藩籬,為人類的視野創造無限的可能嗎?
仔細看過生日蛋糕上的燭火嗎?會不會好奇,火是怎麼燒起來的?火的形狀飄忽不定,一會兒冒著煙、下一秒猛然竄出熊熊大火。火焰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哈哈,別再逗我啦!」你知道嗎?早在小寶寶學會說話前,已經先會笑了。笑,是表達快樂最直接的方式。那麼,動物會笑嗎?「應該會吧?我看過我家狗狗帶著微笑晒太陽。」「我聽過貓咪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那也是笑聲嗎?」可是,如果我們講笑話給狗狗聽,牠們好像沒反應……
媽媽是廚房裡的魔術師,在綠豆湯裡加糖,馬上變得好好喝;在湯裡加一點鹽和胡椒,湯就有滋又有味。但是,你有沒有覺得奇怪,為什麼胡椒加入水裡,你還看得見它;糖和鹽巴,卻不見了!如果我告訴你,糖和鹽巴並沒有消失,它只是溶解了。我有本事把它變回來!你相信嗎?
冬天到了,一家人團團圍坐、吃熱呼呼的火鍋,馬上就暖和起來。或者,穿上溫暖的毛衣和外套,就不覺得冷了。動物雖然沒有人類的保暖裝備,但為了生存或延續後代,牠們也發展出各種應變方法,像是搬家、儲糧、增胖、冬眠、換裝等等。現在就一塊兒探訪動物的過冬好本領吧!
人在情緒波動時就會很難對其他人產生同理心,所以其實問題並不在於孩子大發脾氣、太過任性,而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器皿已經滿到承擔不了。這種時候再怎麼努力想認同別人都沒有用,只會覺得更憤怒、更委屈。這時反倒是父母自己更需要得到認同,因此自己要先認同自己
2020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未來學校」報告,描述因應工業4.0,全球進入「教育4.0」後的樣貌,將朝向更具科技化、智慧化和數位化的教育,更有利於個別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臺灣教育現場亦如是。教育部2019年11月啟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將教育雲「因材網」等的智慧學習平臺帶進校園,顛覆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動機變強、成效提高,自發、互動、共好,成為校園不一樣的學習風景。
全球許多國家以新興數位工具、創新教學模式改造教學現場,臺灣也不例外。教育部持續在中小學校園推動智慧學習,迎向教育4.0。2020年正式推動的「中小學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透過行動載具,創新翻轉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找到學習的動機和好奇心。因為學生好學、能學,才能成就終身學習力。
面對教育4.0的趨勢,偏鄉要如何跟上科技教育腳步、落實「成就每一個孩子」?位在花蓮市與新城鄉交界的復興國小、以農業為主的屏東縣客家百年老校長興國小,都面臨了相同的挑戰,卻也因為教育部「國中小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打破地域限制,能享受和都會區同樣的教育資源,找到對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學習態度因而改變,學習成效顯著提升,同樣也可以是未來世界的「終生學習者」。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