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寶娘,年輕時愛自稱老娘,2009年終於如願當了娘,還是一對龍鳳寶的娘。雙寶娘有多幸福就有辛苦,前三年過著渾渾噩噩不知所以的生活,每天有洗臉刷牙就心懷感恩。
2011年趕流行成為隔著台灣海峽的異地夫妻、現代版的牛郎織女,難以渲洩的思念,只能靠每天的視訊排解。2013年終於下定決心,不顧眾人的反對,辭了號稱鐵飯碗的教師工作,帶著一對寶,跟隨先生到中國工作、為愛流浪到天涯,從北京開始漂流,足跡暫時停留在上海。
2014年開始寫作投稿,打發異鄉苦悶無趣的生活,作品散播於自由時報、聯合報和蘋果日報,雖然稿費少的想哭,卻賺得心靈的豐足。偶爾寫寫部落格,文章總數74篇,每月平均發文率6篇,是個不太稱職的部落客。
學的是幼兒教育,工作主要內容是陪吃陪睡和陪玩、處理哭鬧打架和告狀;次要內容是寫教案、做簡報、罵家長,說出來很怕被告,請看過的人自動失憶。
另一伴是廣告人,平時加班假日補眠,偽單身資歷五年、偽單親資歷六年,所以老早練就強大的內心,教小孩罵老公常常做,換燈泡修理電器沒問題,打蟑螂、半夜滅蚊更是拿手絕活,如果有地表最強媽媽的選拔會,麻煩請通知我。
感謝未來family提供的機會,讓我有幸在此分享文章,期待自己能結合「在上海的雙寶娘」「偽單親的幼教老師」二種身份的優勢,提供讀者不一樣的教育觀點。
雙寶娘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wins0807 雙寶娘部落格:http://twins0807.pixnet.net/blog
共讀完小鬼猝逝的新聞,回憶親人的相繼離世之後,我跟孩子說,如果告別注定要發生,那麼請現在就學會珍惜眼前的所有人事物。
我認為有女兒的父母,想教女兒不要接近渣男之餘;更要嚴防兒子不要變成渣男。在此之前,父母必須有辨別渣男的能力,在心裡描繪出「渣男圖鑑。」
她不只要求自己,更是把手伸向家長和孩子,邀請他們成為一起前進的伙伴,她深知只靠一個人的力量,自己是走不長遠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對別人有幫助,她喚起家長和孩子的利他精神,並在獲得幫助時,真心感謝他們的付出,至此,親師生的連結已密不可分。
看著防疫新聞,請父母告訴孩子們,總有一批先行逆風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我們,當我們能安逸地在家裡,看看電視、做做運動、享受一頓溫飽,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我們才能沉浸在安穩平靜的時光裡。
當孩子的情緒綁架了父母,就會妨礙父母對教養的堅持。不管孩子的情緒是否已經產生傷害性的行為、影響到他人,父母也總以「愛的教育就是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為理由繼續蒙蔽自己。
對於他們的遭遇,我完全可以感同深受,尤其是今年,感覺自己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避之唯恐不及。但畢竟我是大人,遭遇歧視時,雖然會覺得不舒服,卻有內在力量在幫扶著,加上成長路上相關經驗豐富(儘管不想要有這種經驗),沒到百毒不侵的地步,卻也見怪不怪了。 但孩子呢?尤其是幼小的孩子,疫情終會過去,但歧視不會。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