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縣立新泰國民中學教師兼學務主任甫退休;童軍團團長逾20年。
常常在看早上路隊的時候,爸媽匆忙地載著遲到的孩子到校門口,孩子一付不干我事的樣子,反而爸媽連聲道歉:「老師,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是我睡過頭了,他才會遲到….」,深怕孩子委屈地幫孩子求情。
又到了大考的季節,現在的孩子比父母的年代更加的茫然。
也許學習不只是為了「對未來有何幫助」,而是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成就與快樂。
親師溝通三贏,從互相體諒與關心出發。
大人在想像中相信,參加童軍可以:可愛、獨立、體貼、懂事而成為天使。卻在既有的擔心、捨不得、放不開、升學重要的想法中,刪去了本來願意給他的機會,只保留了「童軍」這個名稱。
當孩子還是孩子時,碰到困難、挫折、覺得不合理的事時,大人通常會很快想到幫他們排除,或者努力說服他們接受。然而沒有經過自己努力解決困難的經驗,很快就會被撫平遺忘。在順應大人們的要求下,見解難免平庸,處事能力和應對生活的體驗及感受,就常常顯得膚淺而容易劃地自限。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