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隻猖狂的猴子席捲各大版面,你知道「山道猴子」,那「及時行樂猴」你認識嗎?什麼?你不知道?你一定養了一隻!趕快來認識牠吧!
------------------------------------------------------
談有趣的心理學名詞
1. 製造懸念的柴加尼效應
讀大學的時候Dcard文章很盛行分集敘述,常常會把文章分個三五集,第一篇趴萬(Part One)最後通常會有「寫累了...... 隔幾天再打吧~」之類的字句,底下就會有各種網友敲碗趴兔(Part Two)的留言。
這種吊人胃口,讓人想繼續看下去的手法就是柴加尼效應,就像影集最後總是停留在最懸疑的情節,追劇會追到天亮,大概也多是拜柴加尼效應之賜吧!
2.享樂主義的及時行樂猴
追劇得花好幾個小時,不過近年社群開始出現短影音,某種程度也跟追劇的癮很雷同。一部短影音不過也就幾十秒,了不起一兩分鐘,但常常就因為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結果一兩個小時也就這麼過了,延遲甚至放棄原本想做/該做的正事。
這種及時享樂的行為就被稱為及時行樂猴。依據書中所述,我們人類的祖先還在叢林時,為了生存並避免遇到天敵或意外導致死亡,所以會及時行樂(進食、交配等)。
3. 死到臨頭的帕金森定律 (=雞毛蒜皮定律)
因為每個人都養了常搗亂計畫的及時行樂猴,所以我們往往都會把該做的事情,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開始爆發腎上腺素緊急完成,就如同出版社截稿日快到了,假日閉關寫稿,或是學生常趕在最後壓秒上傳作業到線上平台,無論今天只有一小時能完成,或是一周能完成,帕金森定律都會讓我們在不得不完成的緊張時刻,想辦法完成。
劉軒的《不敗學習力》不少內容跟理論,都和心理學有關,讓我數度想起準備教檢前的教育心理學課程,其實教心滿有趣的,可以學到「及時行樂猴」這類有趣的心理學小知識。
就像山道猴子的故事中,以為周遭車友都在談論自己八卦的「假想觀眾」,抑或是受「個人神話」影響,認為自己是無敵,而低估風險造成的意外,這些也都是青少年常見的行為。(離苦讀教心時期有點久遠,黑色聖經你懂得,有錯還請糾正)
------------------------------------------------------
參加迎新突破舒適圈的故事
〈第10章 恆毅力與成長型思維〉
作者從恆毅力(grit)到成長型思維,再談到「脫離舒適圈」這件事,讓我想到大學四系迎新一起參加活動的夥伴。當時我的職務是攝影長,他是我的組員,某一次組聚時忘記聊了什麼,他說來參加迎新是為了挑戰自己。
平常看起來很活潑,在執行活動任務也都能融入其他組別,所以我對他說的挑戰還滿意外的
:我其實是很內向的人,平常好像看起來可以跟大家很熱絡,但是我是鼓起勇氣才做到的。
滿佩服我這位朋友對自己發出的挑戰,有時候上課我還會跟學生說他的這段小故事呢。真的想讓自己擺脫內向的特質,才會有強大的動力來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吧!
現在想想,我參加迎新或許也是一種突破舒適圈,一開始真的迫於學姊的人情壓力,表面上是參加迎新,心裏卻盤算著,暑假過了就退出,畢竟我也不是很喜歡混在一群人裏頭的活動。
殊不知跟大家相處得很好,認識很多不同系的人,經歷一些有趣的事,結果隔年我又再參加了一次,四系迎新也成為大學回憶中佔比頗高的活動。
------------------------------------------------------
結論
統籌規劃、合作溝通...... 活動性質常常能提升的是軟實力,不參加不會有什麼損失,而參加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參加與否似乎就在於有沒有跨出舒適圈的勇氣,在書裡找到這句勇氣幫浦
:「年輕的你,也不應該在舒適區裡消耗自己的光陰。」
哈佛心理專家劉軒《不敗學習力: 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http://bit.ly/3yfXjAR
(附劉軒設計學習動力筆記)
超暢銷、口碑NO.1學習策略神書;博客來2022年度中文書暢銷榜第三名
劉軒與哈佛同學們的學習策略大公開,從學生到社會人都受用,
讓每個人解鎖學習潛能,事半功倍,萬事一學上手!
讀書,靠方法;學習,有訣竅;精準訓練大腦,掌握高效學習法,
課業、睡眠、娛樂,通通都兼顧!鍛鍊學習十力,學習不費力!
優惠預告!立即加入購物車!
9/20(三)一日66折>>http://bit.ly/3yfXjAR
《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少年的18堂心理必修課》
哈佛心理專家劉軒給青少年的第一本心理書,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培養正向心理 !
這堂不在課表上的課,卻是最重要的一門課!
★博客來>>https://bit.ly/310c376
★momo>>https://bit.ly/3yepeAe
★金石堂>>https://bit.ly/30LDxwd
★未來親子>>https://bit.ly/3eVyJcG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內文圖片:小天下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