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淑美Carol 奧林文化 & 大穎文化總編輯。傑出的出版人,引進國際間許多知名著作到台灣。 荳芽 & 蝴蝶的媽媽。作家 & 生活家。 經營公司又親自帶孩子。上班也下廚。時尚且自然。 編繪本講故事又寫書演講。理性專業經理人也是浪漫生活實踐者。 分享──孩子有效的正向教養.成人有趣的品味生活。 擅說故事的演說家,時常應邀於各大公司行號及社團分享有關生涯規劃、親子教養、閱讀出版及社會觀察等各項議題的講演。
著有《尋找快樂的紅蘋果》、《這些書可以讓你的孩子變第一名》、《孩子,我應該留什麼給你?》、《荳芽.不上安親班》、《蝴蝶.走走看看》、《教養藏在生活裡》等暢銷親子教養書。經營人氣部落格【荳芽.蝴蝶.Carol的美麗花園】及【荳芽.蝴蝶.Carol的美麗花園】FB粉絲團。
對教養的擔憂疑慮,往往來自於把教養看得過於單一。父母為孩子做了一件事,他要往正向或負面發展,很多時候關鍵不在這件事本身,而是我們必須宏觀的全面檢視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種種日常。
行前,我把我在韓國旅行常用的地鐵app、地圖網站給蝴蝶,要求她做點功課,約略了解首爾的歷史、人文背景,整理好她有興趣的景點、餐廳和活動給我,我也告訴她我想看的,然後,我們一起討論行程、規劃路線。│教育教養好文就在未來親子
有了孩子之後,我的生活有了全面性的改變,既努力前進也閒適自在,追求成功也接受失敗。
一個人之所以可以勇敢的邁向未知的、探險的世界,為了某個你相信的、追求的理想努力,一定是因爲你知道「永遠有個人這麼虔誠的為我祝福、等著我」。
照慣例,一年一度的學校園遊會,每班都會擺攤做生意,有熱心的家長幫忙張羅產品材料,媽媽也在園遊會當天到場幫忙打理,一切過程順利妥當。這大約是一般園遊會的模式,看似引導孩子經歷學習了,但我總是懷疑一一鼓勵孩子親自動手做的意義,難道僅僅是讓孩子依著大人為他們設想張羅好的一切、照著大人的指令去完成便算數了嗎?所謂的親身體驗,不應該包含了思考創意、順利的成就或失敗的受挫等等的內在思維感受嗎?
親子之間的「代溝」,橫在其中,阻擋溝通的,不是年齡與世代的差距,而是少了那些共同經歷、分享的記憶,而親子間這樣的生活分歧,大約從孩子青少年時期開始。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