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迪舜(粘拔) 來自於台中,從小生長在一個家境富裕,但充滿衝突與怒氣的家庭。17歲時離家自立,在社會大學中不斷打滾累積經歷,21歲時長時間在安寧病房照顧癌末的兄長,陪伴他走完人生。
30歲創業,同年當了父親,在產房第一次看到孩子時,才發現自己對於如何當父親是一片陌生。也沒人教導他什麼才是一個好父親? 儘管,成長背過程充滿了遺憾,被家暴的陰影曾經籠罩著他的心房。藉由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對談,每一次碰撞出的火花,意外找到了一條與孩子一起圓滿自我的路。
現在的他,除了是創業多年的老闆外,還是兩個孩子的爸,有感於周遭很多朋友在育兒上的問題,因此提筆將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點滴紀錄寫下,分享至著名的「小一聯盟」的社團中,意外的引起廣大共鳴。
目前經營粉絲團<粘拔的幸福碎碎念>,期望讓更多的家長能透過咀嚼文章,省思自己的不足,用更多元的角度,去透視親子的問題,用更柔軟的態度,去處理與孩子的關係。 沒人生來就會當爸媽,請與孩子一起找出答案。
人只要活著,就有慾望,而需要不斷被滿足,有慾望自然會產生需求,而有需求就會帶出收入與支出的觀念,孩子進而產生希望透過勞動來換取所得,好平衡支出,既然這是很自然的人性思考。
也許是了解底層生活的殘酷,也許是我父親在童年時的夜晚,常常將我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後倉庫中,只剩下倉庫外,後方鄰居後門外的一盞的燈泡忽明忽暗,很多夜晚裡,我只能壓抑並縮著身體,默默地等待父親規定的懲罰時間過去,口渴時起身摸著牆壁一步一步地走,走到水龍頭邊後,喝幾口自來水充飢,那牆壁摸起來又濕又涼,在那個當下我會忍耐寂寞。
對我來說教育,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生活中互動時發生的大小事,越自然越能浸潤人心,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不管是有趣或糟糕的蠢事,絕對比父母訓上半天話都更有用。教育更像是手上一把細沙,你越想捏緊什麼,反而從手掌中溜得更快
成長過程中的故事,有很多寫不完,但父親基本上在家裡,是不主動跟孩子有任何交談的,而我們看他,就像小鬼碰到鍾馗一樣,遠遠看到就想辦法繞過去,聽見他的摩托車聲音,在巷口由遠漸近,就趕緊關上電視躲上樓,當年還是孩子的我像個木欄杆,木頭上滿滿的是一個又一個戳出的孔,好也好不了。
你一定要反向思考,問自己一句話,這麼好賺輪得到我們賺?他為何不全部自己賺?你們一定要懂,其實世界運行就是這麼殘酷,這世上只有兩種人,騙人的和被騙的。他們能夠不騙人,但更要有能力不被騙。
我只是多了一句有情感的話,不是命令口氣,產生了連結,讓他有了關心,思考的格局放大後,兒子想了想後說:「好!那我要陪媽媽回家。」,然後火速收拾起鉛筆盒,放進書包裡。這時候老婆走了進來,臉上線條放鬆了不少,於是母子間的僵持,就此煙消雲散。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