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最常做的一個錯誤之一是用恐懼的方式來威脅孩子。像是跟孩子說:如果不做功課你會被超越,或者說:如果你英文不好、大家會笑你等等!
上次我看了相關的文章時,也開始想到底用恐懼訴求的人有辦法教養孩子嗎?還是恐懼讓孩子更容易失去自信,將來更害怕?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台灣的社會許多地方可以看得到因為恐懼所帶來的影響。比如說,很多年輕人怕別人都知道,自己卻不知道,或別人都有,自己卻沒有。因為這種心態,又怕被超越就去瘋狂補習和上課!基本上大家都是為了恐懼而去學習,不是為了真正的吸收。所以大部分的人只浪費錢,最後什麼都沒學到。
我每次問台灣的朋友,到底為什麼一直想要上課?答案總是都一樣:如果我不去上課,怕別人超越我!
你們知道嗎?一個有自信再加上用對的方式來投資教育的人,不太會因為恐懼而決定自己的未來。因為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學什麼,為什麼學習等原因。
我也是因為觀察大環境之後,更確定不想要用恐懼的方式告訴孩子要做什麼。我跟老婆很常討論,想要給孩子舒服的空間,也不要很早開始逼她們。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讓她們覺得沒有什麼責任,只是不要急著幫她們安排一堆課。
我覺得所有父母要認真思考這個觀念,盡力把恐懼排除,不要放在教養上。也許我們可以跟孩子解釋,如果不好好讀書的話會發生什麼?
我的總結是,希望所有的父母好好跟孩子溝通,多花時間跟他們交流。世界上本來有恐懼這件事,但是可以的話盡力不要讓孩子被恐懼控制。
【延伸閱讀】
不要用恐懼訴求教養孩子,有時候孩子慢一點真的沒關係!
透過《AQ挫折復原力繪本》陪伴孩子面對挫折>> https://bit.ly/328arZq
照片提供:吳鳳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