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談分手已經相當不容易。對堅定到固執程度的亞斯男孩來說,更是難以擺脫。我參與到的過程是這樣的~
亞斯青年失戀了兩個禮拜。吃不下睡不著, 放不下這段戀情。失戀後開始在放學後追蹤前女友跟她的新男友。 上學期間連續兩周周一至週五每天三小時的追蹤,讓我們怕 他陷入過深發生衝動失誤 。於是我們幾個大人在他的求助下, 開始跟他討論幫助他脫離失戀的陰霾。
黃暐超心理師建議是從減少追蹤天數開始。 建議一個禮拜追逐三天就好,剩下兩天因為青年正在關心愛情議題所以就讓他看兩性愛情的電影,一開始的片單《失戀33天》, 從中發表他的感想,並且希望他能在33天內脫離陰霾。
談完後,我要他記得「 回報」 狀況給我。 他說:「 回報哦?那我要送你什麼東西?」我當下哭笑不得,還好他有問這問題,讓我有機會告訴他「 回報」是要他用簡訊或FB 告訴我有沒有作到一個禮拜只追蹤三天?有沒有成功降低追蹤天數。
一個禮拜他都沒發訊息給我,隔周我們見面我追問他的追蹤進展。我問他:「 上禮拜你追了幾天?」「 一天。」
「 一天?你怎麼這麼厲害?你怎麼做到的?」
「 我就偷偷的跟著他們到公車站啊,他們一上車,公車發動我就開始跑,跑到下一站,我就能再看到那女生一眼......」
「 啊?一直追著跑?」
「 對啊!!不然被他們發現怎麼辦?」
好,不錯,還知道不該被發現。於是我接著問:「 然後呢?」
「 然後我就看著他們兩個聊得好開心........」
「 不是,我是問你第二天怎麼做到沒有去追蹤他們的?」
原來我的問法有問題讓孩子以為我在關心追蹤後的狀態,我趕快把問題拉回核心。
「 啊?隔天我有追啊~可是我沒追到!」
啥咪?原來又是一場誤解。「 追逐三天」是一種不清楚的表態。「 追逐」還要釐清分為「有追到」跟「沒追到」......趁著事件發生趕緊跟孩子離清之後的目標是「不去追」 當天這孩子得上趙崑陸老師帶領的目標導向人際互動社交課程。課程中其他孩子用一個多小時,提供了很多方法希望能幫他脫離失戀之苦。這堂課孩子們一心一意提供所有想 的到的策略協助他。
有個孩子的提案是,「 他們一上車,公車發動你就開始往反方向跑,這樣你就會離開他們越來越遠.......」這個提議讓我忍不住笑,跑出課程免得干擾到同學們......
時間很快又過了一周,這次人際互動社交技巧課程,同學一上課就追問「上禮拜討論不去想前女友的事情做到沒?」
青年很愧疚的說:「我還是很想她。雖然大家都告訴我以後遇到的女孩會更好,大家都.....」才講到這裡,有個孩子開始拍桌子,很生氣的說:「跟你講什麼都沒用,我們 不要再談這個了,浪費我們的時間,無聊.....」
我忍住沒說話,看著他們的討論。看著每個人的想像所表現的情緒跟發洩方式。其實在禮拜三我已經聽青年的母親述說青年的努力有了成果。
那個禮拜一,北部下超級豪大雨,亞斯青年看著前女友和新男友共持一把傘的背影,雙雙離去。
他想,我不能再辜負朋友們家人師長對我的期望,我不能再追蹤他們了,我得向後轉。所以他真的聽了那個不可思議的建議,向後轉了,在大雨中淋雨走了一兩個小時從學校 走回家。也因為淋雨隔天感冒發燒而請假沒上學,當然隔天也沒追.......
就我們一般人遇到這樣的哀傷,仍堅定的在大雨中持續數公里的哀傷,我們大多數都會描述自己的努力,可是這亞斯青年卻不知道,這是可以為自己辯解的,是會得到同儕認
同的,而他卻讓同儕誤以為他脫離不了情傷。他不清楚他可以說「 我已經做到這個禮拜都沒追......」,卻去回答「 這禮拜有沒有想她......」覺得自己沒做好,任由朋友們對他發脾氣。
這個屬於亞斯的失戀33天的事件,給我很多啟發,我學習到跟亞斯孩子的討論要很精準。
跟他們溝通要花的時間很多,身邊的主要照顧者要釐清他們的問題,盡可能多學習幾種助人技巧,即便無法習得這些技巧,至少從信任他們肯努力肯承擔開始。不要輕易覺得 他們是故意不為。這會減少很多人際互動溝通紛爭。
Photo: Elizabeth Ashley Jerman,CC Licensed.
執行編輯:黃琛為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