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研究所碩士。看起來瘦弱卻耐力驚人的七年級處女座女生, 2008年休學(升碩二前)赴東帝汶一年,協助當地興辦和平學校。研究所畢業後,於2010-2012年受浩然基金會贊助,擔任「另立全球化計畫」駐埃及工作者,主要任務為輔導性工作者轉業;茉莉花革命後又轉赴貧民窟教學,因常能徹底融入當地,到許多國家都被誤認是當地人。與張瓊齡合著《從Me到We的旅程》,2013年出版《勇闖埃及》。
僅管翻轉教育實驗未盡如人意,山下依舊不放棄,瞭解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像是規劃旅遊英語就劃分為三個部分,自己玩、帶人玩、吸引別人來玩。
Emma在成都做著很多人夢想卻沒有勇氣選擇的事:用教育改變社會,把城市當教室,慢慢的改變這個社會。
30歲之前,Joyce告訴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看看廣博的世界,去試錯和體驗。30歲之後,Joyce告訴自己慢一點,穩一點,唯一不變的是遵循自己心中的聲音。
課程針對不同年齡階段豐富有趣的遊戲練習,學員間彼此互助和熟稔。每個遊戲背後帶著些許的引導、治療、教育的成分,但K老師不忘提醒學員:「僅管是遊戲仍要專注在每個當下,以及每個遊戲只是階段性地結束,其實任務還繼續著。」遊戲作為一個橋樑,發現每個孩子不同的狀態,不是教他們輸贏而是發現身體的空間,讓他們舒服地伸展、自在地玩耍、和諧地互助,這跟競技體育、操兵演練是完全不同。
在大陸從事教育行業的人們,甚至是自主學習意識強烈的家庭婦女。他們之中有專家學者,也有普通大眾,從他們的視角來提出中國教育的問題和困境,又如何以創新的方式來翻轉教育。不分體制內外,不分男女老少,在互聯網傳播與資訊共享的世代,大家正努力跳出教育的枷鎖,用有趣好玩的社會創新模式來改變中國。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