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跟女兒們在玩一個漢字桌遊時,我跟她們說起:
「在歷史之中也存在其他不同的象形文字,例如蘇美人所創造的「楔形文字」,或者古埃及人所使用的「聖書體」。
只是隨著歷史的洪流,大多數語言所使用的文字,都被拼音文字所取代,大概只剩漢字是目前僅存,還在使用『具有象形特徵』的文字了。
所以我們現在看著這些甲骨文或者金文,不只是在研究漢字,也同時在用古人的視角看世界呢!」
我們就一邊看著那些甲骨文符號,一邊想像著三千多年前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樣貌呢?
那些文字所描繪的,會是跟我們類似的世界嗎?或者其實是像山海經所記下,那充滿玄妙生物的世界?
而之所以會有這些對於文字的想像,其實源自於前陣子我給女兒們讀的一套書:
《字的神話》(目前共有三集:玄人篇、奇靈篇、神物篇)
這套書的內容發想,是源自於作者林世仁老師看著一個個從甲骨文與金文演變成今日的文字,感覺到那些字除了用來傳達不一樣的意思,起源似乎也該有著不一樣的故事。
他開始想像:如果一個字的誕生有其獨自的神話故事,那又會是怎樣的故事呢?
所以他挑選了一些文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從那些文字的符號形象與表達意涵出發,發想出一個個奇幻感十足的故事。
每一集的書都設定了一個主題,第一集的玄人篇,就挑選了九個不同的字,以那些字的樣貌與表達的意涵,延伸出了九個不同的異人種族故事:
比如「翼」,如果古代真有一種長有翅膀,飛得比老鷹高、比雲高的「翼人」,那他會是感受到自由翱翔的爽快?還是一個人獨自在天際的孤單呢?
而第二集的奇靈篇,則是從文字中找出隱藏在背後不同的神獸傳說。
比如「虹」,在古人眼中那天際的七色彩虹,是一隻會吸水的雙頭神獸,那它又是如何為天地萬物補上色彩?
為了搭配書中一個個充滿遠古色彩的內容,書中選擇了很有特色的「剪紙風格彩色插畫」,因此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古意與風格。
在文字與插圖的搭配下將一個個故事讀下來,讓人彷彿有種在《山海經》世界中遊歷的奇妙感受。
相較於林世仁老師的另外兩套系列作品《字的童話》與《字的傳奇》,這套書改以古代神話來傳達文字的意涵,而且在選字上也較多複雜些的文字,女兒們在讀起前兩集倒是不覺難懂,只是在故事意涵以及用詞上,第三集的神物篇有比較難一些(我覺得是因為比較具詩意)
所以就適讀年齡來說,我覺得「中年級孩子,或者閱讀能力比較好的低年級孩子」會比較合適。
這個暑假,或許讓孩子暫時放下惱人的國語甲乙本,重新用新的視野一同經歷文字背後的奇幻想像吧!
金鼎獎得主、「字的童話」作家林世仁再次開天闢地
用神話啟發孩子對文字的喜愛,掀啟漢字底蘊的無限想像
引領孩子進入閱讀國度
「字的神話」系列三大特色:
1. 好奇引發學習:穿越時空,窺看文字還原甲骨文與金文,了解文字歷史
2. 奠定語感基礎:充滿律動與色彩的玄妙故事,用感官刺激提升學習力
3. 享受神話樂趣:走進洪荒時代,開啟無限想像,愛上故事最原始的面貌
博客來>> https://bit.ly/3887ZYT
momo>> https://bit.ly/3wL2M1t
金石堂>> https://bit.ly/38aV0pk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內文圖片提供:小天下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