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劉軒,專攻心理與教育領域,用他的親身經驗與專長來寫學習的書,再合適不過了。過去這些以心理學來討論學習的內容,大多出現在認知心理學裡,然而相關的書籍讀起來卻頗吃力,因為書籍多以實驗論證的方式說明理論,有些實驗為了呈現其嚴謹性,多以研究方法的角度敘述。
劉軒擅長用說故事的方式把艱澀的理論簡單說明,這一本書集合了十種人們學習會遇到的問題及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對於想要提升自己學習力的學生、希望孩子可以有效學習的家長與老師,甚至在這終身學習的現代人,都是一本簡單、易讀、又實用的好書。
分享其中我最喜歡的「閱讀力」的章節,很多人拿起一本書開始唸時,光想到書本的厚度和唸不完的壓力,可能還沒開始就想放棄了,但劉軒教我們透過向自己提問三個問題,就能輕鬆讀完一本書。
1. 為何要唸這本書?
2. 這本書有什麼知識內容?
3. 閱讀此書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當你回答出這三個問題,基本上已經掌握了這本書想傳達的主題與內容,也完成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這經典著作裡的第二階段─「檢視閱讀」。
我很喜歡劉軒將閱讀分為消遣閱讀和高效閱讀,前者是沒有時間限制,且以娛樂為主,甚至可以重頭到尾的閱讀、或者依自己喜好閱讀;而後者就需要透過限制閱讀時間、快速找答案、主動尋找資訊、猜測作者思路、畫心智圖這些方式來閱讀。
這本書不僅教方法,還用理論及實驗佐證方法的實用性,且劉軒擅長將這些學術資訊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一般大眾都能容易理解。例如複習力的章節裡,他用哈佛大學的溫書假來說明「帕金森定律」。當溫書周開始,學生宿舍在前四天是天天派對,幾乎沒人在念書,到最後三天,全校才真正進入備戰狀態,圖書館燈火通明、學生徹夜不休的複習。
人的心理運作真的有這樣的問題,時間還很多的時候,就是不想讀書或寫報告,一定要等到死線快到的時候才開始動工,好像死線可以激發最強戰鬥力一樣,但其實壓死線的工作成果大多是不佳的。為了防止低效的「帕金森定律」,在工作之前,要先花10%的時間進行時間規劃,如此可以大幅提升90%的工作效率,此方法用在複習上很有功效。
短時間能讓複習更有效率,就像書中劉軒的學霸室友為例,他的方法是
1. 上課的時候完善的做好筆記
2. 自己測試能否解釋重要概念
3. 如果卡住了就查找資料弄清楚
再來使用「費曼學習法」檢視自己的理解力,就是對自己問到底,例如「為何會下雨?下雨時為何會打雷?打雷時為何會夾帶閃電?為何會先聽到雷聲才看到閃電?」把被動知識轉為主動追問,就可以有邏輯的將知識串聯起來,且找出自己的知識盲區。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提升自己學習力且克服障礙的好書,而且淺顯易懂,雖然有學術理論,但讀起來絲毫不費力,非常適合正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及終身學習的大人們。
本文作者: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簡志峰
簡老師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eamaker2021tw
《不敗學習力: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讀書,靠方法;學習,有訣竅;
精準訓練大腦,掌握高效學習法,
課業、睡眠、娛樂,通通都兼顧!
鍛鍊學習十力,學習不費力!
※ 博客來>> https://bit.ly/3AAKeSZ
★即日起於博客來購買《不敗學習力》,還可獨家66折加購《成為更好的自己》!
★用兩本好書影響一生,給孩子最棒的畢業、結業禮物!
※ 誠品>> https://bit.ly/3Ja2Ufu
※ Momo>> https://bit.ly/3AxW9ku
※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rVUjpY
《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少年的18堂心理必修課》
劉軒給青少年的第一本心理書,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培養正向心理 !
這堂不在課表上的課,卻是最重要的一門課!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內文圖片:小天下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