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謹
小松從小比較沒有學習語文的天賦,在小學的英文課學得七零八落,上了國中後,英文成績仍然比較差。
為了幫助小松學好英文、提高他學習英文的興趣,我和先生想了許多辦法。
比如,我會買許多英文光碟,讓他聽和看;在家裡每件物品上都貼上英文單字;我自己有時也會和他以英文對話。
剛開始小松還有新鮮感,但對他提高英文的興趣和成績沒有明顯的幫助。
後來,先生想到了一個方法,他決定向小松學習英文。
先生的英文也學得零零落落,如今已經二、三十年沒有碰過英文,剩下的一點基礎英文也早就還給老師了。
先生決定之後,就開始行動,他重新拿起了英文課本,要拜小松為師。
「小松,我覺得你的英文比我厲害多了,可不可以當我的英文老師啊?」
「我可以嗎?我的英文這麼爛。」
小松對爸爸的提議有點難以相信。
「沒關係,我的英文這麼多年沒用了,比你還糟糕,我們可以從頭開始學。」
「哦,那我怎麼教你呢?」
小松「好為人師」的本性顯露出來了。
「我拿小語以前的英文課本,我們看同一本,我不懂的單字、句子、文法就向你請教,好不好?」
「好!」小松高興地答應了。
從那時起,先生總拿著國一的英文課本,很虛心地請教小松。
我發現,小松對英文的學習比以前更加用心,也許是怕被爸爸問倒吧。
父母親放下架子,向孩子學習,其實是種肯定孩子,由衷讚美孩子的方法。
這種向孩子請教學習的讚美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讓孩子發覺自己的價值,並產生成就感。
有一段時間,小語向她的同學學習十字繡。她利用課餘時間,繡了一對在叢林中飛舞的蜻蜓。
我看了她繡的十字繡,很驚訝,她繡的花草、翅膀舞動著的蜻蜓非常逼真。
我由衷地讚歎:「小語,你太厲害了!這是怎麼繡出來的啊?」
小語只是呵呵笑,看得出來,她對這件花了兩、三個月才完成的作品很得意。
「看你繡得這麼漂亮,媽媽也想學一下,你能教我嗎?」我很真誠地對她說。
「當然可以,不過這需要耐心,才能繡得好。」小語儼然一位老師模樣,以大人的口氣對我說。
「沒有問題,我很有耐心。」我認真地說。
小語迅速地跑到自己的房間裡,拿來繡布、繡線、繡針、繡架等材料。
孩子果然都喜歡指導成人,看小語那麼認真的樣子,我也相當配合,直挺挺坐在沙發上,認真聽小語講起來。
「先把繡布緊緊放在繡架上,這樣繡的時候就容易多了……然後,我們找到繡布的中心點,也就是這個圓形的中間部位,從這裡開始繡。按照圖案提示,選擇合適的線,然後穿進繡針裡面,根據圖案的花紋開始繡就可以了……」
小語很有耐心地說給我聽,我知道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繡這個,但我知道,向女兒學習這件事,會給她很美好的感覺,並促進我們之間的情感溝通。
小松雖然不怎麼喜歡念書,但他喜歡創作一些小發明,他的「傑作」諸如浴室的省水裝置、簡易的毛巾架、環保型筆筒等,都讓我們讚歎不已。
有一天,小松又悄悄地拿出一塊乾濕兩用的抹布,對我大聲炫耀:「媽媽,我幫你設計了一條特殊的抹布,你看,這一面是濕的,另一面是乾的,這樣你就不必用濕布擦完桌子後,再跑去拿乾布來擦了。用這個的時候,先用濕的這一面擦,然後再反過來用乾的這一面擦,只需要這一塊抹布就好了喔。」
我好奇地接過他遞給我的抹布。
這塊淺黃色的毛巾,的確比普通的毛巾要厚一些,果然一面是濕的,而另一面乾得一點水分也沒有。
「哇,你好厲害啊,小松。」
我一邊用毛巾擦了擦桌子,一面讚歎地說。
小松自豪地說:「嘿嘿,小意思。」
「你是怎麼做出來的?快告訴我。」
我虛心地向小松請教。
小松將抹布拿過去,說:「這很簡單,你看,這是兩塊一模一樣的毛巾,中間夾著一層塑膠,周圍再用別針別起來。」
我翻開毛巾看了看,果然發現毛巾的週邊上有幾個別針,被毛巾上的毛遮蓋住了。
「清洗的時候,只要把小別針拿下來,分別洗一洗就可以了。」
我向小松豎起了大拇指:「你真的好厲害!」
小松很得意。
在孩子面前,父母親不要裝作是什麼都懂的「權威」,要適時地放下架子,虛心向孩子學習。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互動。
父母親在許多方面都可以向孩子請教,只要孩子比父母厲害的地方,不論是做人、做事、生活、學習等方面,都可以成為父母親請教的內容。
【心理諮商師建議你】
請教式的讚美更能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加努力地發揚自己的優點。請教式的讚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摘自蒙謹《讓孩子把話說完》/大好書屋
Photo:diane tell,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曾琳之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