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數位化的郵政服務、感受郵票方寸之美,領略手寫書信的感動!

第一次郵寄信件給遠方的親友、第一本儲蓄存錢的儲金簿,這些美好的記憶,都和郵政習習相關!2023未來親子野餐日,中華郵政邀請親子感受郵票方寸之美、集郵之樂,體驗郵務數位化的進步,也要召喚傳遞手寫書信的珍貴溫度。

春意盎然的周六,在新北大都會公園,聚集超過上萬名親子大手牽小手,開心出遊野餐!由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舉辦邁入第八年,「2023未來親子野餐日」,現場31個闖關攤位以及唱跳表演,寓教於樂的豐富節目匯聚超高人氣,歡度美好時光。

「大家第一本儲金簿在郵局的請舉手!」「寄信給別人要不要貼郵票?」中華郵政三重郵局局長嚴洧澤一上台就熱情招呼全場小朋友!他表示,中華郵政一向關懷社區、友善鄰里,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合作,正是與深耕親子教育的企業結盟,在推動國家通訊郵政、國民儲金與保險,尤其近年在淨零碳排的政策下,郵政數位業務的發展,關鍵正是向下扎根,才能推廣普及化。中華郵政在野餐日現場有數個闖關攤位,還設計了限定郵戳和客製化郵票,希望提供親子美好時光留念,為每個家庭創造獨一無二的參與體驗。


▲三重郵局嚴洧澤局長(右三)受邀致詞,熱情地與親子家庭介紹野餐日活動限定的郵戳及客製化郵票。

 

收集郵票方寸之美,怡情養性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本身就是集郵愛好者的嚴洧澤局長,說起自己收藏的珍寶,眼睛發亮。「民國60、70年代發行的國旗紀念郵票,總共有三個版本,充滿創意、展現旗幟動感的設計之美,當年一推出就立刻秒殺!」還有齊白石、張大千名畫入設計的郵票,以及古典詩詞系列的郵票,充滿文化氣息的風雅,都是嚴局長愛不釋手的興味。他認為,郵票在方寸之間,收納了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還有各式期間限定、典範人物的紀念票,不僅能讓孩子理解正史,還能發現野史的奇趣!

數位3C的時代,生活離不開手機,嚴局長希望讓孩子透過瞭解郵政,重新領略手寫書信的溫度與感情,更能親子一起培養集郵的嗜好,怡情養性、與社團交流,發掘「郵戳」、「首日封」、「紀念封」、「郵票專冊」等奧妙趣味。嚴局長說,「隨著時間慢慢累積的集郵冊,每一張都有藝術美感的細膩之處,讓每一次翻閱都充滿美好的記憶,值得回味再三。」他推薦8月11日即將在臺北世貿登場的「2023第39屆亞洲國際郵展」,這場亞洲集郵界的最大盛事,共有40多個國家參與,不僅能欣賞來自世界各國的郵票、首日封等,還有互動活動、專題演講等展現多元教育,非常適合暑假親子一起同遊。

在野餐日《郵票好神奇!一起集郵去!》說故事活動,則請來了可愛的郵政寶寶,還有熱愛郵票的萬德芙巫婆分享她的集郵冊。在逗趣的說故事過程,大小朋友一起認識郵局的功能,包括郵寄、領錢、存錢、保險的多元服務。小朋友專注欣賞舞台上一張張方寸郵票的設計,指出風景、珍珠奶茶、臭豆腐、恐龍的郵票圖像,豐富的歷史人文,就像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而郵票上的數字代表郵資,信件貼上郵票正是郵政服務的傳遞費,再蓋上郵戳的章,就能讓郵件通往世界各地。一張輕輕小小的郵票,承載了傳說、文化、人物故事,內涵豐富又充滿價值,難怪讓萬德芙巫婆對集郵那麼著迷,更鼓勵小朋友寫信和遠方的朋友談心,貼上郵票,讓信件聯繫感情。聽得入迷的小朋友更積極參與有獎徵答,舉手回應藉故事習得的郵票新知,現場熱鬧非凡!

▲《郵票好神奇!一起集郵去!》藉由說故事活動讓大小朋友認識郵票的用途,更進一步體會信件往來的美好。

 

體驗行動郵局,讓減碳數位化永續未來

中華郵政在野餐日的特色攤位,不僅現場排隊聚攏闖關的超人氣,還有許多小朋友第一次提筆書寫郵寄、使用行動i郵車的新鮮體驗,親子協力闖關、收穫滿滿好開心!四個攤位包括「行動i郵車及綠衣天使體驗」,讓親子一起體驗行動i郵車,還能一起穿上郵差制服,扮成綠衣天使合照留念,並提供現場製作個人化郵票的服務,當場快速取件。「臨時郵局」則是用野餐日福袋禮拿到的明信片,立刻寫上祝福、貼上郵票,寄給最愛的人,還能收集當日限定使用的郵戳!「集郵商店」則展售限量聯名商品,感受郵票的豐富文化,包括當日限定的未來親子客製化郵票,成為親子野餐日的專屬紀念品。「行動郵局 x i郵購好友募集」邀請親子下載App,體驗數位化的行動郵局業務,享受沒有時空限制的郵政服務。

▲中華郵政將行動i郵車開到2023未來親子野餐日活動現場,匯集許多民眾排隊體驗便利的數位化郵政服務。


順應淨零碳排的趨勢,中華郵政積極推動行動郵政、智慧郵箱,落實行政無紙化,打造無人店鋪零接觸的服務,突破時空限制的智慧服務,達到省時、節能又便利的效益。嚴局長表示,郵差送信改騎電動機車,全台約有超過3200台的郵政綠能車隊,積極減碳,預計七年內全部汰換燃油車。同時,透過行動郵局的普及服務,全台一年將減少2900公噸碳排,相當於7.5座大安森林公園吸附二氧化碳總量的碳排量。「從CSR到ESG,中華郵政希望透過更多的綠色創新服務,達成節能減碳目標,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創造永續環境與企業的力量。」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