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在高原期,新增中重症及死亡數據稍微上升,今天死亡病例出現2名未滿1歲的嬰兒,都是家中猝死才確診,其中1個月大男嬰成最小病逝個案。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於昨天於記者會中說明,死亡個案中有2名嬰幼兒,其中一名為本國籍一個多月大男嬰,本身早產,出生後有肺部疾病,同住的2家人先前也確診,5/24男嬰發燒,5/25早上家長發現沒有反應、昏迷、缺氧且全身發紫,由警方協助到醫院採檢,並確認沒有生命跡象,採檢PCR結果為陽性,當天經司法相驗開立死亡診斷書為呼吸衰竭、新冠病毒感染,屬於家中死亡個案。
新竹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賴俊維醫師,對於近日死亡的兒童個案,感到十分不忍,以下是他的呼籲:
一歲以內嬰兒發燒,一定要儘快看醫生! #嬰兒發燒準則 #不要再備藥了 #拜託你來使用醫療資源 昨天新聞確診又新增兩名嬰兒死亡個案, 我真的很難過, 不得不發文告誡各位父母: 一歲以內嬰兒發燒,拜託馬上看醫生就對了! 不要自己在家吃藥, 不要自己「觀察」。
為什麼? 因為「一歲以內的發燒」常常都很嚴重! 以前最常見的是細菌感染, 比如說泌尿道感染導致急性腎盂腎炎, 甚至敗血性休克。
最近也比較常看到的就是確診COVID-19! 一歲以內的嬰兒發燒, 要視同65歲以上的老人發燒! 嬰兒免疫力比較差, 是很容易產生併發症的, 繼發性腦炎、肺炎等等; 都不適合自己在家「觀察」!
試問,自己觀察要觀察什麼大家知道嗎? 發生什麼情況容易轉變成重症? 寶寶狀況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自己能判斷嗎?
給醫生看一次,就是多一次避免重症的機會!
前陣子有對爸媽帶寶寶來看診, 說發燒咳嗽,好像感冒了。
我幫寶寶檢查完就說: 『他這不是感冒,小朋友呼吸狀況不好,』 『已經在喘了,需要住院。』 『我懷疑他確診了,這是呼吸衰竭的前兆。』
嬰兒確診最可能的傳染源就是父母。
於是我問家長, 但爸爸媽媽都說自己沒發燒, 最近也沒感冒。
安排篩檢就發現寶寶和媽媽果然都確診了! 住院治療幾天後就順利出院。
最近很多人教大家要備藥, 我雖然也會備給孩子, 但一歲以下的寶寶我一定會跟家長說, 發燒一定要帶來看診! 如果你家寶寶還未滿一歲, 不用再備藥!
發燒不要自己吃藥! 趕快帶給醫生看過,拜託! 給他一次提早避免重症的機會!
#根本就不需要備藥 #備藥還不是放到過期? #放心門診都沒什麼病人 #有症狀就帶來看門診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