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有點散亂其實比較好,就算其他人嫌亂七八糟,只要說「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天才」笑著帶過即可

男孩子的房間多少有點散亂其實比較好;比如說,那邊有消防車、這邊有堆高機這樣的組合。做母親的要是提醒:如果想拿出第三個玩具,就要把其中一個先收起來喔,如此叮嚀兒子好好收拾的話,可能就很難把男孩子教養成男子漢了。

男孩子的房間多少有點散亂其實比較好

男孩子生來就擁有以「看遠」優先的大腦。 可以從男孩子為什麼喜歡車子來解釋。

他們純粹以使用空間認知力為第一優先。擅長深度認知、準確掌握距離感、洞察物質的構造等能力,都驚人地在很早的時期就開始發育。這些都是狩獵必要的技能,同時是理科智商的根源。 

頭腦的設計是為了讓個人充分發揮長處,所以男孩子會先測量距離、確認構造後,再開始遊戲。男孩子會喜歡車子和電車的原因也是出於這個道理,那種光滑材質的質感,即使從遠處看也相當醒目,而且僅僅依照光的反射也能輕易理解自己所觀察到的形狀和構造;更不用說這些交通工具都是由機械零件組成,還可以轉動行駛。 

我兒子第一次拿到玩具消防車時的表情,至今仍教人難忘,他就像鐵片接近磁鐵般馬上被吸住、附著;玩具車簡直就是判定男性腦的石蕊試紙啊(微笑)。 

對我們女性來說,根本不明白「會動的汽車」到底有什麼好令人高興的(女孩子的話,大概只會看一眼就結束了)

可是對男孩子來說,這種用眼睛去看進而認識的形狀和構造,只要放在稍微有點距離的地方,他就會突然興奮起來,接著爬過去,親自確認它的存在。整個就是激發卓越的空間認知力和培養好奇心的經驗。 

因此,男孩子的房間多少有點散亂其實比較好;比如說,那邊有消防車、這邊有堆高機這樣的組合。做母親的要是提醒:如果想拿出第三個玩具,就要把其中一個先收起來喔,如此叮嚀兒子好好收拾的話,可能就很難把男孩子教養成男子漢了。

「放任散亂」對男孩而言是最棒的英才教育。房間亂七八糟這件事,就算其他人嫌東嫌西,只要說「是為了把兒子培養成天才」笑著帶過即可。 

 

最好能夠為兒子提供一個「裡面的玩具誰都不能碰」的聖地

我家兒子是獨生子,但是我們選擇給他雙層床,底下的那一層就變成他自己的「積木工坊」一個「永恆的遊戲空間」。他與幼兒園的好朋友著迷地打造幻想中的宇宙基地,後來還利用了上層的床鋪,到最後是遍布整個房間;連睡的地方都沒有,只好用我的布墊打地鋪。 

他們的樂趣是不論是花了多少個月用積木建造的東西,都能在此「創造再破壞」。

前幾天看電視時,有一個令大人汗顏的少年發明家,他的母親也說了同樣的話;想培養發想能力需要有一間「不需要收拾的房間」。那名御宅少年把十張榻榻米的空間,當作是自己的積木工坊;他本人表示:「做了打掉、再做再打掉,不斷重複的過程當中,各種想法似乎跟著靈光乍現。」 

對頭腦而言,重要的是「想像」與「實行」不斷地交互重複。「到幼兒園和學校上課時會想起那個創作空間,幻想回家後可以這樣試試、那樣試試」→「回到家後馬上實際去試做」,這樣的反覆動作,會逐漸造就頭腦超群的創造力。 

我家兒子就算現在快三十歲了,還是有這種試做的習慣。男性腦不管到了哪個年紀,只要擁有基地、工坊、車庫,或者在山上海邊找到一處「心靈的聖地」,就能夠不斷地伸展個人的創造力,並進一步成為明日的事業開發力。 

一旦有「別人不能碰、可以一直保有的地方」,男孩子的空間認知力就會顯著地提升;情緒也會更安定、集中力也更好。 

尤其家裡的孩子若是姊弟的組合,由於姊姊時常會順勢插手干擾(儘管她覺得那是出自好意),因此最好能夠為弟弟提供一個「裡面的玩具誰都不能碰」的聖地。

確保聖地這件事應該從嬰兒爬行的階段就開始做起,可以的話,劃分出一張榻榻米的空間;若空間受限,即使半張榻榻米也行,你一定能看見效果。 

 

摘自 黑川伊保子《兒子使用說明書》/ 時報出版


黑川伊保子(Ihoko Kurokawa)

腦科學.人工智慧(AI)研究者。發現男女的大腦對於「瞬間的使用方式」各不同,該研究成果轉而變成寫作基礎。

 

圖文數位編輯: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