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K老師
他是外國人啊!不然你去越南當外國學生看看! 我們學校在市區, 每一年都有幾位外籍生因為父母的工作在台灣讀小學。 這些金髮碧眼的西方小孩, 或是皮膚白皙眼睛細長的日本學生雖然成績不一定拔尖, 中文有時不那麼流利, 但都不影響他們在學校或在班上的人氣。 後來學校慢慢增加了從東南亞來台灣定居、就學的小孩, 但他們的學習不利卻影響了其他人對他們的看法, 也讓他們的人際圈發展的不是很順利。 這一天, 幾個小孩圍在一起玩, 越南小孩想要跟大家同樂, 但其中一個男孩來向我告狀說越南小孩一直站在旁邊看, 叫他走開他都不走。 我問說: 「他站在旁邊有干擾你們嗎?」 男孩沒說話。 我說: 「如果是因為遊戲人數的限制他不能參加,讓他在旁邊看又有什麼關係。」 但幾個小孩似乎不太情願。 我變得有點嚴厲的對這群小孩說:「如果今天他是從美國來的、或是從日本來的學生, 你們就會和他一起玩了嗎?」 其實不止這一次, 之前我也對不同的學生群出現同樣的態度上說過重話。 「如果不討論國籍,這些同學就是『外國人』。為什麼美國籍的同學中文不好、數學不好, 你們很願意幫他們的忙,但是越南的同學中文不好、數學不好你們就會排擠他們。 你們知道在台灣當一個外國籍學生有多不容易嗎?在家裡說的是自己國家的語言,到學校要跟大家說中文,還要用他們不熟悉的中文上國語、學算術,每一週還要學英文、台灣本土語,我覺得他們超厲害的,一個小孩竟然會四種以上的語言,還要跟你們一起上各種課程呢!」 聽完老師的話, 學生們轉頭再望向班上的外籍生時, 眼睛裡多了崇拜的小星星。 我看過一個視頻, 裡面的把拔教他的小女兒種族問題時結語說了一段話: 「種族歧視不是與生俱來的, 那是被教導的。」 在我的童年裡族群的偏見其實很嚴重, 大概是中年級的時候, 身為原住民的我走在校園裡, 就會被經過身邊、但完全不認識的同學隨口辱罵。 但那個時代背景我可以理解, 我也把那些伴隨成長、 還時有接收到的種族偏見當成激勵自己更努力的動力。 但到了我兒子應該不會有這種情形的世代裡, 他在小五那一年問我:「媽,為什麼同學要對我說『你原住民啦!』?」 他很難理解為什麼同學的口氣裡把「原住民」三個字當成罵人的用法, 而他一直都很喜歡自己有著原住民的身份, 喜歡在寒暑假時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山林可以過著和城市不同的生活。 當我們用各種交通方式打破國際、族群的藩籬時, 我們應該開心生活的多元性、多樣性更加精彩了生命, 有了各種不同族群的朋友, 也加添了四海之內皆兄弟(姐妹)的親切感。
每次講到族群問題, 我最後都會這樣告訴孩子們: 「哇!老天,這真是太酷了!老師是原住民,你們就不用開很遠的車到九族文化村買門票,還可以辦一場『握手簽名會』喔!(學生突然覺得老師好『珍貴』喔! )現在還有外國同學在我們班唸書,我們一定要把握和這些外國同學做好朋友的機會,因為等我們長大,想去泰國,就有個泰國通好朋友帶我們趴趴走,想到越南,就有個當地的老朋友可以介紹必玩必吃必買的重點,我們真是太幸運了,不是嗎?」 打鐘後, 看著孩子們下課後開心的玩成一團, 這不就是個最棒的「國際學校」嗎?
作者:KK笑,資深國小教師,教養不正經 版主,原文標題:他是外國人啊!不然你去越南當外國學生看看!
攝影:Katerina Holmes,Pexels 數位編輯:黃晨宇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