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師大國文系,政大國文教學研究所畢,現任國中教師。
平日喜愛接觸輔導與心理知識。體悟在急遽變動的世界中,「老師」的角色更需與時俱進。所以在課業的教導外,對孩子尚須更加關懷與重視。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開始架構起自己所認知的世界。自我意識增強的他們,情緒波動也比兒童時期來得更大,更容易和家人、朋友有所衝突,一不小心,和父母間就拉開了更遠的心理距離。
但在社會資訊與社交軟體環繞的時代,孩子們擁有多少判斷與掌握的能力?是否會在其中遭受傷害和攻擊?即便父母和老師充滿著擔憂,仍舊不可能時時刻刻伴隨著青春期的孩子們。所以如何建立起溝通的橋樑,在「信任」的共同基礎上從旁貼近與引導孩子,就成了這個時期親子或師生關係的重要課題。
而在將來的社會中,勢必會有許多新興行業。既然我們無法確知將來的工作需要何種技能,又怎麼能確保現行單科的知識學習,在未來必定能用上呢?所以在不乏教育資源的現今,「學會如何學」絕對是終身學習社會的必備技能之一。
故文章從同理心與輔導的角度出發,貼近青少年的自我認知,親子與師生關係。佐以學習策略的教導,期許孩子能得到適用終身的情緒力與學習力。
你好!我是洛洛,很高興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我的粉專與部落格,和我探計更多孩子的青春大小事。
粉絲專頁:洛議不絕 學習未來力
部落格:《洛議不絕 學習未來,終身能力》
教書幾年後,就會開始接觸形形色色的家庭,就像社會的縮影一般,有著各式各樣的故事,各種的難處。
身為大人的我們,兼負著指導及引領的角色。所以很多的狀況,我們無法坐視結局不管。但青春期的孩子不見得能夠懂事地理解。面對孩子的不領情,甚至是反抗,老師真的很容易有「真心換絕情」的感覺。
現在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在家裡都會受到眾多關注。所以他們可能會開始較為刻意地發聲,表現自己。希望自己是被大眾矚目的。有時候這也不一定關乎自卑感,而是這樣的方式,是最快被大眾看見的。
陪伴孩子一起打開參考書,看看國中各科在學習上的組織架構。這樣可能都會比在先修班重複學習課程內容來得更有意義喔!
在洛洛的教學現場中,我常常看到的是孩子抱怨家長的苦心安排,讓他們沒有自己的時間。但真的將時間都交到他們手上時,其實孩子們多半沒有制定目標的經驗,所以也很容易浪費掉寶貴的光陰,也讓父母更不敢下放規畫的時間給孩子。
但現在許多父母只有一個孩子,自然會投注大量的關愛。而且大部分的家庭,都必須依靠雙薪才有辦法維持生計。在這樣的狀況下,上班賺錢已經耗費掉大部分的精神。如果回家後,再碰上婚姻關係或是親子關係的狀況,真的會讓人心力交瘁。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