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孩子閱讀歷史人物故事可以幫助他們發展108課綱所要求的社會科核心素養。這些素養包括批判性思考、溝通能力、人文素養和公民意識。透過閱讀歷史人物的故事,孩子可以學習到過去的文化、社會和政治背景,了解世界上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此外,這些故事可以啟發孩子思考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也可以學習到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可以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並且理解不同觀點的人可能會持有的不同意見。這種能力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都非常重要。
歷史人物排排站,一窺歷史人物的思考方式及生活趣事!
記得小時候,無聊時常到圖書館去吹冷氣,翻著一本又一本的書,漫無目的的瀏覽。在書架間遊走時,最能吸引我駐足的多是一套又一套的歷史相關書籍,或是有著豐富圖片的旅遊書。那時心想,讀這些書不僅讓自己懂得更多知識,又可以看盡古今中外許多事物及道理,增加內涵、深度。《三國演義》、《三十六計》套書及柏楊版《資治通鑑》都曾是我的最愛。當時許多內容不太讀得懂,人物又一大堆,更常常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卻仍津津有味。
成為老師之後,學生最喜歡聽我在歷史課上講述好聽的故事,無奈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下,總是無法將故事說完整,也無法帶著學生仔細思考其中的道理,許多內容常強灌硬塞,學生的腦袋就像阻塞的水管一般無法疏通。慶幸的是,透過教學的努力,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在短短授課時間內,感受歷史故事的魅力,他們常在下課時向我詢問諸多疑問,像是:「周公跟周武王的感情好嗎?為何要輔佐他兒子呢?」、「李鴻章簽了馬關條約,他會難過嗎?」、「秦始皇如此豐功偉業,他的臣子又是如何看待這位皇帝呢?」雖然考試不考這些,卻能反映出學生對歷史及「人」的興趣。為了回應學生的這些問題,我試著介紹一些參考書籍給他們,卻發現大部分內容太沉重,學生沒耐心閱讀,也沒時間消化,或不易理解。
我很高興能看到「少年讀歷史」這一套好書出版。書裡的阿明老師,穿越各個朝代邀請皇帝、丞相、大將軍及大才子們對自己的生平及事跡自我介紹,並附上個人檔案,不冗長又白話親切,讀者不會失去耐心閱讀。
此外,阿明老師還邀請同時代的歷史人物作補充,也請現代小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對於每位歷史人物進行綜合分數的評比,讓讀者評斷誰最厲害。書裡各個歷史人物用第一人稱描述自己的一生,內容幽默有趣,與史料中的記載不相違背,符合史實,讀者還能收獲不同面向的「歷史解釋」。這套書的策略,不只讓讀者更親近歷史人物,還能訓練讀者的換位思考及分析能力,引發閱讀興趣、形成不同角度的觀點,非常符合108課綱的社會領域核心素養——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素養教育正流行,而社會科的教學遠景——「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也正是「少年讀歷史」這套書的主旨。「少年讀歷史」系列很適合推薦給孩子們當成課外補充教材,不只能提升社會科相關知識與興趣,更能作為培養閱讀及思考能力的課外輕鬆讀物。
小天下專為青少年打造的 「少年讀國學經典」 系列,以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全方位幫孩子精選必讀國學知識,讓孩子不僅能讀通、讀懂,更像看連續劇一樣愛不釋手,國學、史學、文學涵養一次到位!
即日起至3/31 少年讀全面66折起!
少年讀歷史(全套4冊)
▲momo:https://bit.ly/3KkMogs
少年讀經典系列,專為青少年設計,一次收藏!
▲momo:http://bit.ly/3KxVYg9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內文圖片:小天下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