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野正史
陷入僵局時不能執著,要隨機應變
如同我們在第六章學到的,當一個方法陷入僵局的時候,就不能執著於相同的做法。只有能因應狀況而隨機應變的人,才能抓住榮耀。
話雖如此,這並非嘴巴上說的這麼簡單。
因為陷入僵局時,突破困境的出口,大多都是超乎常識的範疇。
無法跳脫常識的框架人,通常無法想出突破困境的方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人多少都會受到「常識」或「刻板印象」局限,當陷入僵局時,首先必須清空大腦的思維。
不可思議的戰術,搬運船艦越過山丘
當時,穆罕默德二世如此思考。—不虧為君士坦丁堡,如同傳聞般堅固的名城。西邊的狄奧多西城牆猶如一道鐵壁,新兵器烏爾班巨砲也無法輕易擊潰!
如果正面突破極為困難,那麼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攻敵弱點,避其鋒芒。
君士坦丁堡最為薄弱的是面對金角灣的北方城牆,那裡就是弱點。
但理所當然地,敵人也針對該處擬定防守戰略,在金角灣口布滿巨大的鎖鏈,鄂圖曼艦隊怎麼樣也無法突破。
—可惡!只要鄂圖曼軍隊能夠入侵金角灣,就能獲勝了!
於是,穆罕默德二世下達超乎常識的指令。
—若不能從海路(灣口)入侵,那就走陸路!將船艦搬越過加拉達之丘!
竟然要搬運船艦越過山丘?
金角灣的北側有加拉達之丘的守護,竟然要搬運船艦越過這座山丘,超乎常理也該有個限度。
「什麼!陛下!您是說要搬運這艘巨大的戰艦越過山丘嗎?這……這不可能!」
不可能?
因為被常識的框架局限,所以才認為不可能。
又不是下令「要展翅高飛」,我想也不用以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舉例了,正因為凡人受到常識的局限而認為「不可能」,所以才更有施行的價值。
決心與行動必須一致。
於是就在穆罕默德二世的一聲令下,隔日便開始實行「戰艦越丘作戰」。
兵貴勝,不貴久。穆罕默德二世不留餘力出動大軍圍城,現在也毫不躊躇,當機立斷變換作戰方式。簡直是兵法之鑑。
鄂圖曼軍將山丘整完地之後,鋪滿木材,再塗上油脂,用船槽運載船艦,使出吃奶的力氣將船艦拉上去。
有志者事竟成。被認為「不可能」的船艦越丘作戰,竟大獲成功。
因此,天剛破曉時,金角灣並排了七十艘鄂圖曼的軍艦,拜占庭帝國對此感到萬分驚恐!
「為什麼鄂圖曼的艦隊會出現在這裡?」
以此為契機,君士坦丁堡的防禦機制出現破綻,不久便淪陷了。
如此一來,這自鄂圖曼帝國初代皇帝以來,每每做夢都會夢到的君士坦丁堡,就納入了鄂圖曼帝國的版圖之中。
保留實力,拿破崙也會犯的愚蠢錯誤
最後,再讓我簡單舉個反面例證。
主角正是遠征俄羅斯的拿破崙。
遠征中,因俄羅斯軍隊畏懼無敵的拿破崙軍而四處逃逸,唯一一場正面對戰的就只有博羅金諾戰役。
拿破崙因為俄羅斯軍不願與他對戰而感到十分不耐,對他來說,博羅金諾戰役是唯一一場有致勝機會的戰鬥。
拿破崙軍十三萬,俄羅斯軍十二萬。
兩軍展開殊死激戰,最後俄羅斯軍無法與拿破崙抗衡而開始撤退的時候,拿破崙軍也處於精疲力盡、無法追擊的狀態。
拿破崙的其中一名將領從前線猶如箭矢般飛奔過來。
「敵軍已經開始撤退,我們現在已無力追擊!現在正是派出至今保留的近衛軍去追擊的時候!如此一來,就能消滅他們!」
然而這時的拿破崙,優柔寡斷得令人驚訝。—不可。這是要保留到莫斯科的戰力。用現有的兵力追擊!
前線的士兵對於這個決定感到愕然!
「保留?現在這個狀況不用,陛下打算什麼時候用啊?」
雖然前線怒氣沖天,但依然無法顛覆拿破崙的決定。
結果還沒等到成功追擊,便迎來日落。
事已至此,拿破崙卻開口說:—果然……還是要投入近衛軍吧?
聽聞這番發言的親信大吃一驚。
「什麼?事到如今已經太遲了!」
不僅留有餘力,還錯失良機,整盤棋都被下壞了。
這次要命的指揮,讓人難以相信是那位用兵如神的拿破崙本人。
下一步的事情,留給下一步思考
人無論如何都會想到「下一步」的事情,產生的心理作用讓人總是有所保留。
思考接下來的事情,並先發制人,這點非常重要。
但是,這必須以解決「現在」眼前所遇到的問題為前提。
思考先發制人,而導致「留有餘力,錯失良機」根本是本末倒置,也就不會有「下一步」了。
就連屢戰屢勝的拿破崙,也犯下這個大忌,這也成為他沒落的原因。
—農民像芝麻,愈榨愈出油。
這句話道盡人類的「潛力」。人類總是為了「下一步」保留餘力,並且對於將所有力氣用於「現在」而感到不安。即使人類以為自己已經出盡全力了,但到「下一步」的時候,連自己也驚訝為什麼還留有力氣。
每一件事情,都不需要考慮「下一步」,只需要在「現在」用盡全力。
這就是獲勝的祕訣。
摘自 神野正史《不輸的力量》/大牌出版
Photo:Monica,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