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背叛
這是一個沈重的故事,也是最近我聽到最美好的故事。
當一個曾經讓你感受到滿滿愛與關懷的人,突然之間在你背後插了一刀,你該如何再面對這個人?
" 父母如今對我來說,只要「存在」著,就是美好。不必改變他們現在的樣子。”
" 在我的婆婆過世大體被包起來準備送去火化的過程 , 我對父母的所有的不公平與怨懟完全的放下, 我的婆婆用他的生命幫我上了一課。只要存在著就是美好。不需對彼此有太多的苛求。”
看到好朋友G從美國發來的一則訊息,讓我一早醒來邊煮著咖啡、邊看著她的文字,回憶起去年我和她之間的對話。
雖然事隔很多年了,我記得很清楚,我跟內人剛搬去灣區生活的時候,G與先生很熱情地招待我們,並且適時展開雙手歡迎我們到訪。
G的外貌姣好,身形纖細,一臉幹練的模樣。她在美國取得學位以後,在職場上發展也因為她的能力而頗有成就,但就在她事業看起來一路順遂的同時,她卻擁抱了人生的另一個選項 – 家庭主婦,這對她而言是一趟豐富卻也挑戰的歷程。
前幾年我還在加州灣區生活時,我到過她與先生N的家裡拜訪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N與G夫妻倆熱衷於經營家庭生活,一雙兒女聰慧伶俐,我看著喜歡極了。當時他們夫妻在灣區置產,靠著先生N的工作負擔起沈重的月供房貸,而G則相夫教子,帶著孩子在家home Schooling,我很欽佩這一對夫妻的生活閒適與面對生活的態度。
G因為跟隨先生工作的關係,比我還早就搬回台灣居住。當時高齡90好幾的婆婆也一同接回來跟她們在台灣生活。雖說婆婆年輕時很早就移民美國,對回來台灣非常不適應,但夫妻倆還為了婆婆,在台灣申請了一個外籍看護,為的是讓婆婆沒有後顧之憂。
G在後來趁暑假短暫回美的時候,外籍看護沒有跟著一起過去美國,而是應著爸爸跟弟弟的要求,把外籍看護借給了弟弟一家幫忙。G跟弟弟強調,她自己婆婆需要這個外籍看護,所以只會短暫讓她支援弟弟一下。
俟G從美返台後,就開始準備申辦外籍看護的延期手續,好讓這個看護能繼續幫著她照料跌倒後不良於行的婆婆。沒想到這個外籍看護告訴G,她想要回印尼去了,沒辦法留在台灣,G百般勸說也沒法讓這個看護留下。
期間G跟自己的父親聊起此事,父親只是表示「人家要回去也沒辦法」。
沒有了外籍看護,G自己一人照顧婆婆還要擔起先生與一對兒女的日常就更加辛苦了。G的爸爸還時不時打電話來「關心」G的狀況,還有親家的身體。
就在外籍看護合約期滿之時,G收到了勞動局一紙公文,她才發現這個外籍看護的新雇主竟是自己弟弟的名字。
G終於忍受不了了,這個平時疼愛她的爸爸,怎麼會瞞著她,還幫弟弟去醫院弄了一個假的巴氏量表,為的就是把外籍看護雇走,而不體貼G還需要辛苦地照顧身體不佳的婆婆。爸爸明明知道G辛苦扛起照顧一家人的工作已經瀕臨體力匱乏邊緣,怎麼還會如此對她?
G的爸媽矢口否認知道此事,還轉而「教育」G要體諒弟弟,不要跟弟弟計較。
為什麼這樣對我?
過去愛的畫面種種,彷彿昨日死。G狂炸了胸肺,認為爸爸此舉簡直是在她背後戳刀,「怎麼一個愛我的人,會這樣對待我呢?」
這是背叛!
去年G在視訊上跟我談起這一段時,眼淚不斷流下,她揪著心,覺得好痛、好難過。
我只是默默陪著她,沒說太多話。
有的時候「感覺」並不代表事實,但卻那麼的真實。
它是身體存在的事實。
練習將腦袋的聲音與身體的感官區別開來很重要,因為我們的腦袋裡總是喜歡創造出一種屬於負面偏向的故事。不過這些「認知」不適合在對話裡出現。共情與共感是陪伴時最好的良藥。
我也有過被背叛的經驗,不過我知道在心痛的時候,我最不需要的就是起不了作用的安慰「別理他們就好了」、「沒事的,明天會更好」、「加油,總會過去的」。
隨著G後來搬回美國,G也順利成章地跟家人疏離了,她不再與親愛的爸爸聯絡,因為內在的憤怒始終盤據不散。
當憤怒像是蒸汽般佔據了人的身體與腦袋,前額葉能運作的空間就被壓縮了。在憤怒底下,深層的哀傷也無法宣洩,面對家人的應對上也就只能選擇不健康的打岔姿態。其實,G還是渴望跟父親能夠連結,她希望對父親表達她的不滿,也期待父親能夠張開雙手接納她。不過,G卡關之處其實是無法接納那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自己。
「妳愛爸爸嗎?」我問。
「愛,所以我因為爸爸的背叛而難過。」G回。「對於爸爸,其實是我相當信任的。」
當愛的畫面逐漸被憤怒淹沒,我們只相信現在所看見的,而忘卻了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也是事實。在憤怒發展完整過後,再走入悲傷的情緒,最後提取過往愛的資源,我相信G可以慢慢連結自己,得到屬於自己的情緒自由。
其實我們才是真正收穫的人
經過了一年,G透過婆婆離世帶給她的生命體驗,讓她有了新的決定。
“我不再對我的父母有任何的不快。那天晚上我拿起電話告知我爸爸,婆婆已經走的事。人生就只是這樣。”
”Charles,謝謝你陪了我一小段,解開心結是一個過程,感謝我自己選擇陪伴我婆婆走了最後一段路。雖然辛苦,但我在這個過程當中學到了很重要的生命的一課。”
“原本覺得是我們在付出,其實我們才是真正收穫的人。親眼目賭讓我解開心結,讓我看清楚生命的最終本質。雖然我們早就知道每個人最後都要面對死亡,親身體驗時才真的知道,都在一口氣之間,沒有什麼好生氣好難過,能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愛的人是他,背叛的人也是他。但如何應對、如何做決定是自己,不是別人。
爸爸沒變,弟弟也沒變,變化的是放過自己一馬的G。
「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Photo:shutterstock/達志
數位編輯:黃晨宇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