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沒自信,就常跟他說:你看你的朋友多優秀!
前一陣子,在路上遇到一個朋友,她手邊牽著和咱家小子差不多年紀的中高年級孩子。我們不自覺停下腳步聊天,孩子也在一旁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那位朋友不時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大力稱讚咱家小子。
其實,稱讚別人的孩子,或許只是基於禮貌,我並不引以為怪,但是,若是在稱讚之後,總要來一段比較,然後不留情的貶損自己孩子一番,就讓我困窘尷尬了。
朋友一開口就是:「兒子啊,你看看人家 ╳╳,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然後每天都有興趣自己去研究,去查資料,去探索,好棒喔!哪像你啊,每天都只會看電視打電動,你怎麼不學學人家呢?」
未久,朋友又開口:「兒子,你看看人家╳╳,每天會自己去洗便當盒洗碗,你最懶了,怎麼叫都叫不動!」
聽到這些話,我感到最困窘的是,看到那孩子的一張臉臭得都可以掛上五斤豬肉,而且就在當下,我看到他失去所有的玩興,擺出一副「快閃人」的嘴臉。
再者,我也發現,本來孩子們之間還有說有笑的互動,聽到媽媽不時的數落,那孩子似乎開始對咱家小子保持距離。
我想說的是,這招,絕對不是激將法,激不出孩子任何改善向上的可能。孩子依舊不會自動找尋興趣,依舊不會自動洗便當盒。
試想,如果我們的伴侶也用同一招,不斷在我們面前稱讚別人的妻子(先生)能幹勤儉持家,然後反過來詰問我們:「你怎麼都不會?你怎麼就不學學人家的太太(先生)呢?」
我們做何感想呢?
「過度謙虛」的毛病
首先,我們不會被激起動力,只會激起怒氣;我們不會因此而覺得愧疚,反而想向伴侶遠離;我們不會去欣賞別人的美好,反而整個心思被醜惡的忌妒所充塞。
正當尷尬時,我想,乾脆反過來大力稱讚那個孩子一番吧!
「╳╳,聽說你游泳非常厲害,球也打得很猛,運動細胞不錯喔!」
媽媽這時又搶下話:
「唉呀,沒有啦!他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啊,寫功課就沒那麼猛了!」
這回,我又語塞。
那小子的臉可更難看了!
我反過來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常常犯下這種「過度謙虛」的毛病?
當別人大力讚揚自己的孩子時,我是什麼反應?又該怎麼反應?特別是孩子也在現場的時候。
如果,別人稱讚的是事實,我百般推諉,為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老想在孩子面前告訴別人,我的孩子很差勁,很多問題,那目的又是什麼?
或許連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只是被一種傳統美德所強調的「自我謙虛」所帶出來的慣性反應。
但是,這樣的反應有什麼效果呢?
我從那孩子當下的反應覺察到:絕對不會有任何正向的效果!
也就是孩子很可能會相信,你都在別人面前確認了「我很差勁」的事實,那我的「差勁」必然就是事實。
你的語言有兩個功能:在當下貶損了他本來擁有的健康自尊;再者,幫孩子強力確認了他的「負面自我形象」。
但是對方,可並不一定會察覺並賞識你的謙虛美德,而也很可能相信你的孩子是差勁的,而不自覺採取輕蔑的眼光。
我告訴自己三件事情:
一、親子聚會時,絕對不用「你看看別人某某某都會…,你都不會…」的句型
二、別人若適當稱讚自己的孩子時,絕對欣然接受,並在孩子面前確認這個稱讚實至名歸。絕對不要再假謙虛:「不不不!沒有沒有沒有!」
三、如果可以,主動但適度地略提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有機會找到確認的證據。
你的孩子絕對愈來愈好、愈來愈棒、愈來愈有自信!
摘自 彭菊仙《管教的勇氣》/時報出版
Photo:shutterstock/達志
數位編輯:黃晨宇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