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碳原本貯存在岩層裡,飄散在空氣中循環出現的碳,例如二氧化碳,其實並不多。
兩百五十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我們開始從地底下把煤礦挖出來,當作燃料,讓機器日夜運轉。
起初的狀況還好,有釋放、有吸收,兩者得以維持平衡。畢竟地球上仍然有許多原始森林,能幫忙吸收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
工業革命+人口暴增,原始森林遭砍伐,碳循環失控了!
後來工業革命快速發展,煤和石油在各處熊熊燃燒,加上人口暴增,開墾和都市化不斷侵占原始森林和雨林。這下,人類從地底釋放的二氧化碳大量累積在大氣層──碳循環失控了!
碳中和:把碳移除,恢復穩定
2021年11月,聯合國召開會議,公開表示:時間不多,必須加緊腳步,做出減碳的成效。會議中,大家定下目標:2030年達到碳中和。
所謂碳中和,就是「製造多少二氧化碳,就要捕捉回多少二氧化碳」,讓大氣裡的碳維持平衡穩定。
具體的做法,必須運用科技,想辦法捕捉二氧化碳,拆解、重組,然後儲存起來。比方直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經過處理後,溶在水裡,再打入地下封存。或者,在煙囪排放廢棄之前,先把二氧化碳捕捉吸收,之後也可溶進水裡,打入地底下,讓碳從哪來就往哪兒去。
運用科技、討論能源政策...,「碳中和」腳步不能停!
碳中和,不只是技術問題,更牽涉到國家的能源政策,需要企業與百姓好好配合。時間真的不多,大家必須一起努力,讓失控的碳循環早日恢復正常。
兒童雜誌第一品牌
《未來少年》111年4月號
歡迎登入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