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隻「龍」,大家肯定不陌生,保麗龍其實是以聚苯乙烯(一種塑膠顆粒)加入發泡劑做成的。在臺灣,光是保麗龍外帶杯,一天就有47萬個,疊起來差不多有8萬公尺, 20座玉山那麼高。
成為碎片的保麗龍,隨著食物鏈路徑又回到你我身上...
更糟的是,輕又脆的保麗龍杯很容易因為疏忽進入環境當中,尤其是隨水漂進海裡,碎成碎片,變成塑膠微粒被生物攝取後,完全無法從生物體中代謝掉。之後更可能再依循食物鏈路徑,被我們吃下肚子,危害身體健康。
保麗龍是人類製造的,卻因為我們的疏忽,讓它失控了,怎麼辦?
正確回收再利用,「白色汙染」也能重生!
萬幸的是,保麗龍是可以回收的塑膠,只要把它清洗乾淨,交給資源回收車,它就能再生為塑膠原料,做成玩具、筆筒、花盆、衣架、電腦鍵盤和滑鼠等。
2022年7月起,禁止提供保麗龍外帶飲料杯
就像塑膠一樣,我們的生活很難完全棄絕保麗龍,但至少可以做到減少使用和乾淨回收。從今年的7月1日開始,飲料店將不能再提供保麗龍外帶杯,您或許可藉此和孩子討論塑膠、保麗龍、環境汙染與保護等的議題。
兒童雜誌第一品牌
《未來兒童》111年4月號
小陶器變變變
108課綱學習最佳讀本
● 跨領域知識補充
● 超過20種主題讓孩子挑選
● 給孩子最多元優質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