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男去上大學前夕,在書櫃翻東翻西,我問他在找什麼?他說,想帶一本《論語》去宿舍看。
媽媽聽了很欣慰,找出一本《四書》(包含了《論語》、《孟子》、《中庸》、《大學》),讓他帶去宿舍讀。
最近很巧,剛上市了一套《少年讀論語》!一套共三本,第一本仔細介紹了孔子重要的弟子們,第二本講的是孔子本人的故事,第三本則是講孔子的重要思想。
作者妙語如珠,把比較艱澀的古文,變成了讓孩子能輕易聽懂的話語,孔子與弟子之間相處的有趣情形,也讓人歷歷在目!原來,古文也可以不用艱澀難懂,讓人樂在其中!我與董事長,都有很認真的拜讀。
《論語》,流傳了千年,蘊含許多人生智慧。記得在國中的時候,每天早自習學校會安排老師用全校廣播、來解說一段《論語》。可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孔子的成長背景、孔子弟子們的多樣個性,聽來真是昏昏欲睡、同學們猛翻白眼!學校還要求我們一定要背誦原文,只覺苦不堪言。
可是長大以後,當年背起來、忘不掉的話語,開始慢慢地發光、出現了意義。
記得在美國當窮學生,自己種菜、學著凡事自己來,就想起孔子說過: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在美國時,許多食物如:包子、吐司、粽子、碗糕、年糕,都一切自己做!水電、屋內修繕,也都自己來不求人,多麼頂天立地呀!吾少也賤,其實也是好事。
我也很喜歡論語中,有許多君子和小人的比較,讓我在職場工作時、能看清人性的真相,如: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小人)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每一句,都十分真實貼切啊….
最近,某親子網站貼出我的文章,是關於小熊哥在小學三年級開學的時候,背著補過的舊書包上學的事情。內文主旨,是希望培養孩子惜物愛物的精神。
這篇文章目前得到兩千多個讚,不過,留言處也出現不少酸言酸語:
「真是摳門的母親」、「用不好的東西,會讓孩子自卑!」、「又造就了未來的囤物狂!」
一個書包上的裂縫,用針線補一下就可繼續用了。卻有人開始想像:這孩子背的是叫化子書包、這孩子會因此自卑心靈受傷…種種想像。看了這些留言,真是哭笑不得。
孩子用舊的東西,就會造成心理的陰影、而自卑自怨自艾?我想起論語中的兩句話: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子稱讚顏回、安於清貧與賢德。)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這是孔子稱讚子路,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卻不會感到羞愧。)
安貧樂道,是儒家提倡的思想;勤儉,更是我教育孩子的守則。
書中也指出:孔子曾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意思是:
「君子固然窮困,卻能有所堅持;小人一窮,則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孔子果然是高超的教育家。可惜,現在的年輕一代,對《論語》的了解越來越少,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高!手機用了一年,就說舊了、該換了;有人為了買iphone、願意賣掉自己一顆腎臟!買不起LV包包,就有少女去賣身!
一切的一切,笑貧不笑娼。人生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跟別人拚比華服,好手機,好車、洋房、高檔美食...
這是一種很粗礪的追求與價值觀。父母應該要讓孩子知道:澹泊方能明志,肥甘足以喪節!物質慾望太高,多少人因此而貪贓枉法、身敗名裂。
這套書,難能可貴的是:用最白話、最易懂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孔子的智慧。我一面讀、一面想:如果以前國中的早晨論語時間,能讓人唸這本書給大家聽,我的同學應該不會翻白眼,也不會昏昏欲睡了吧?
家裡如果有小學生中低年級的,很建議親子共讀;小學高年級和國中生,應該就可以自己讀了。
其實,真心建議父母也重新讀一讀,您將會發現:論語其實並不遙遠!孔子與弟子們的對話有多可愛,也會重新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
【少年讀最強書單】3書7折最後倒數>>> https://bit.ly/3EIhjiP
★【少年讀】最新主題!輕鬆看懂古文,經典讀本最推★
《少年讀論語:世代必讀國學經典,輕鬆理解古文脈絡,作文應考得分關鍵(全套3冊)》
博客來>> https://bit.ly/48021n6
momo>> https://bit.ly/3sNy89i
金石堂>> https://bit.ly/3sFym2m
【總編輯的國學經典分齡推薦書單】
★入門推薦★
◆小三以上讀《少年讀西遊記》>> https://lurl.cc/WOLpz3
◆小三以上讀《少年讀成語故事》>>https://bit.ly/37YsfvW
◆小三以上讀《穿越故宮大冒險》>> https://bit.ly/3r1rT1b
◆小三以上讀《決戰詩神殿》>> https://bit.ly/44K1CCd
★進階推薦★
◆小四以上讀《少年讀論語》>> https://reurl.cc/4o2YVL
◆小四以上讀《少年讀世說新語》>> https://bit.ly/3CSusX4
◆小四以上讀《少年讀歷史》>> https://bit.ly/3PbSpx1
◆小五以上讀《少年讀諸子百家》>> https://bit.ly/3qx8Icl
◆小五以上讀《少年讀史記》>> https://bit.ly/3RA9S1P
Photo:小熊媽
數位編輯:陳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