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起源,日本發揚
「便當」一詞在1500年前就出現了,中國宋朝,不過,當時只是用來表達「方便攜帶」的形容詞。傳入日本後,才真正變成「打包帶出門的飯食」的專有名詞。
織田信長,也是「便當」的鐵粉!
日本人吃便當有數百年的歷史,不只勞工朋友吃便當,上流社會也流行用漆器餐盒裝著精緻的餐點,帶到櫻花樹下一邊賞花、一邊享用。傳說戰國時期名將的織田信長,也是便當的粉絲,遇到用餐時間,就會招待開會的部屬一起,吃便當。
三明治、水果,西方人吃便當,小孩爭先模仿
西方人也帶便當!100多年前,歐美國家的工人就會將三明治、水果、餅乾等冷食裝在鐵盒裡,帶到工廠當作午餐享用。大人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享受熱騰騰的午餐,小朋友卻爭相模仿,紛紛拿出家裡的舊餅乾盒、舊菸草盒,帶便當上學。後來,商人腦筋一動,乘勢推出各種印有卡通人物、電影明星圖片的便當盒。一直到現在,小朋友開學前,選購屬於自己風格的便當,是一件重要的事。走一趟外國的超市,各種繽紛的便當盒選項包你看得眼花撩亂。
新鮮,最安全!超過32度+放置一小時以上,可能產生大量細菌
晚餐時,許多人把飯菜裝一份,當成隔天的便當,這樣做,會不會有衛生的疑慮呢?
有!如果你是把裝好的便當,放在一旁「放涼」,之後後再放進冰箱,那就得小心!當室溫超過32度,便當放置一小時以上,就可能孳生大量細菌。就算是把便當放進冰箱裡了,也要趕享用——蔬菜、海鮮24小時內一定要吃完,肉類冰了三天以上,可就不能吃啦!
你今天也吃便當嗎?不妨用這些便當趣事為自己加菜!更多有關便當的故事,請看《未來兒童》9月號。
108課綱學習最佳讀本 ‧ 全球華人兒少雜誌第一品牌
● 跨領域知識補充
● 超過20種主題讓孩子挑選
● 給孩子最多元優質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