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總是板著一張臉,但當他半夜努力幫我完成紙氣球,我知道他其實是很愛子女的…

「拿了一堆東西試,才總算找到一個形狀合適當底的小茶壺。趕快跟妳爸說謝謝!」母親交代我。父親則是板著一張臉吃早餐。

父親的氣球

都活到這把年紀了,我還是會做寫作業的夢。

我曾經夢到「將英文單字用因式分解解答之」的問題,嚇得滿身大汗、從床上跳起來。我是靠寫電視、電台腳本混口飯吃的人,卻常到了截稿時間還耽於逸樂、缺乏自制,這習慣從小學一年級起到現在都未曾稍改。

記得有一次,我到早上才想起要抄寫「桃太郎」課文的作業,只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靠在溫熱的飯桶上寫。或許是這樣,至今只要一提到桃太郎,我就會想起剛煮好的白米飯味道,真是糟糕!

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氣球的習題。

那是小學幾年級的往事呢?

我因為做不出紙氣球,急得快哭了。

數學課教到球形是由許多橢圓形組成,老師利用紙氣球來說明。我一向最討厭數理方面的課業,上課時總是看著窗外的運動場消磨時間,回到家後自然不知道怎麼完成作業。

當時市面上尚未出現強力黏著劑,因此要將一片片狹長的橢圓形從頭到尾黏成一個紙氣球非常困難。才黏好這一邊,另一邊又迸開了,最後我終於哭了出來。在一旁的父親看不下去,便叫我去睡覺。

隔天一早起床,我發現餐桌上放著一顆紙氣球。

一顆歪七扭八、左突右翹,形狀很醜的紙氣球。

「拿了一堆東西試,才總算找到一個形狀合適當底的小茶壺。趕快跟妳爸說謝謝!」母親交代我。

父親則是板著一張臉吃早餐。

我將紙氣球放進裝點心的大紙袋裡,得意洋洋地上學去。

結果,全班就只有我一個人做了氣球,老師根本就沒有出那種習題。

那天回到家,我說了謊。

「老師稱讚我做得很好……」

如今回想我算是賣弄了小聰明,但當時的氣氛應該也讓我不得不那麼說吧。

和「父親的氣球」一樣,「邦子的盲腸炎和爸爸的跑步」也是我們家常出現的話題。那是父親在我動了盲腸手術後,準備參加女校轉學考前一夜所做的夢。

校方明明答應只考學科,不需考體育的,不知道為什麼主考官卻要我跑步。父親憤怒地要求代我上場,一聲槍響後,他跟著其他女學生在操場上奔跑,兩隻腳卻打結跑不動,他冷汗直流,正掙扎呻吟時被母親叫醒了。這就是當時的經過。這兩段小故事說明頑固且暴躁易怒的父親其實是很愛子女的——母親似乎很喜歡如此宣傳父親的好,害我更難啟齒說出真相。

今年二月,父親驟然結束了他六十四歲的人生,死因是心臟衰竭,不到五分鐘便毫無痛苦地過去了,頗符合父親急躁的個性。

葬禮和善後忙完告一段落,已是櫻花散落的時節。

今年我連一件應景的春裝毛衣都沒買,想說至少買條絲巾吧,來到暌違兩個月的銀座。經過文明堂門口時,我不禁停下腳步。

對了。有一次父親喝醉酒,好像提過有關銅鑼燒的故事。

父親年輕時,曾在酒後和朋友買了許多銅鑼燒,從四丁目開始將銅鑼燒的餅皮一張張貼在銀座大道上的店家玻璃櫥窗。

忽然間,我也想試試看。

一萬圓份的銅鑼燒會有幾片餅皮呢?因為是上下夾著,餅皮數量應該加倍。那就從和光的櫥窗開始貼起……

路上行人會覺得我瘋了;還是見怪不怪,就當作目前正流行的街頭藝術看待?

要經過幾分鐘,警察才會出現呢?

在那之前,要是店裡的人出來制止,我表示「對不起,我這麼做是為了供養亡父」,人家會接受嗎……正當我胡思亂想之際,女店員一聲「歡迎光臨」打斷了我的思緒。結果我什麼都沒買便離開了那裡。

(銀座百點/1969.6)

 

摘自 向田邦子 《女兒的道歉信(直木獎得主向田邦子最雋永的經典散文集)》/ 麥田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妍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