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蓮‧艾倫
劃出界線
身為母親,我體驗到的一切,本質上都很極端,我因此學到了界線。我學會重視我自己有限的能量和資源,我會請孩子幫我做家務。如果他們不幫忙,就會失去一些他們重視的東西或活動。
對於所有的高敏人,避免過度刺激的關鍵就是界線。也就是懂得拒絕。
未來親子最新出版 小天下/未來出版 樟樹公寓的神祕客人 小天下/未來出版 10層樓的樟樹公寓:幫助孩子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繪本(全套4冊) 小天下/未來出版 下雨天的樟樹公寓 未來兒童 《未來兒童》第82期 未來少年 《未來少年》第121期
但是你可能無法拒絕年紀很小的孩子。他們真的需要協助和照顧。當他們有某種需要,就會哭鬧。有時候看起來,似乎滿足他們的需要比忍耐哭鬧來得更容易。有時候,他們只是需要你的傾聽,或是你溫和地告訴他們,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麼後果,或是文明的人應該有何種行為!往往,接近高敏人的人(尤其是孩子或伴侶)會發現,只要他們夠鬧,高敏人會受到過度刺激,比較無法有效爭辯,或是比較容易退讓。如果你必須照顧孩子,或是必須教育孩子時,你實在無法退讓,所以,要盡量保持有足夠的休息。
除了孩子之外,你會發現自己也必須經常需要拒絕親友。讓你的伴侶事先知道你會拒絕,以及為何拒絕,讓他們知道自己也可能有時候會被你拒絕。當你沒有辦法繼續付出時,要對身邊尋求你的注意的人態度堅定。記得:許多人會對你有要求,你,只有你,可以決定你要不要付出。他們不會知道你很累了,如果知道的話,他們也不會想給你帶來壓力。你必須讓他們知道。
最難的可能是拒絕自己。你可能知道自己的限制,但是堅持保持界線卻很難。喜歡追求感官刺激的人一定很熟悉其中的掙扎。這有點像是「一隻腳踩油門,一隻腳踩煞車」。因為追求感官刺激的「系統」和敏感的系統可能同時存在。追求高感官刺激的高敏感父母也有這種問題,但是問題還更嚴重—他們需要休息,但又想要完成事情,或是和孩子一起做些好玩的事情。
拒絕也包括有時候放下家務事,並拒絕罪惡感。事先囤積一些容易料理的菜餚,即使這些簡易餐飲不符合你的營養最高標準。特別是,睡眠必須優先於家務事或任何事。當你有時間的時候,考慮拒絕一切,只顧睡眠。
我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如果你有不只一個的孩子。但是你的心智狀態是你做一切事情的基礎。當你精神好,事情就會順利進行。當你精神不好,事情很容易搞砸。就是這麼簡單。
處理過度刺激
你注意到自己易怒了,或是覺得再也無法承受了。你需要休息,但是無法休息。你不能丟下嬰兒不管。或是你需要看著正在一起玩的孩子們。或是你必須等青春期的孩子到家,然後和孩子「談一談」。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可靠的幫手。我之後會討論這一點。假設你沒有幫手的話,怎麼辦?
面對困難時刻,處理過度刺激的建議
☑帶著孩子換地方或換活動—去另一個房間、開車逛一逛、離開店家、去逛街等等。
☑一位有幼兒的母親建議,擁抱孩子—擁抱的感覺很好,而且比傾聽簡單容易多了!
☑如果孩子自己玩得很開心,即使只是一會兒,也可以坐下來閱讀或放空發呆一下。不要跳起來做家務事。
☑你可能不同意,但是我還是贊成高敏感父母偶爾讓孩子看高品質的電視節目或影片,讓父母休息一下。最好是待在孩子看得到、聽得到的地方,躺一下。雖然常常看電視不好,但是累壞了的父母對孩子也是很不好。
☑慢慢、深深地呼吸。用嘴吐氣,很自然地深深吸氣。如果你想的話,想像自己在將壓力源吐出去。
☑泡一杯茶喝。
☑按摩自己的腳。
☑照顧自己的感官:聞好聞的味道、看好看的東西、放喜歡的音樂、吃你愛的健康點心、換上舒服的睡衣或家居服。
☑可能的話,和願意的人—小孩或成人—擁抱足足一分鐘。擁抱的感覺很好,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疼痛、高血壓,避免生病,同時提升催產素,讓人感覺良好。
☑伸展運動。彎下腰,碰地板,然後慢慢起身,感覺每一節脊椎放鬆。張大了嘴,好像在吼叫,然後放鬆臉部。如果你會做瑜伽,即使只會一招半式,仍然會有幫助。
☑有需要的話,躲進廁所一會兒(如果孩子年紀夠大,可以獨處一下子了)。孩子會了解你需要上廁所。
☑手邊隨時準備一本好書或是有聲書,可以偶爾閱讀一下。一旦可以騰出一點閱讀時間,至少有所期待。
☑打電話或發簡訊給好朋友,光是打個招呼都好。
☑允許自己哭吧!
☑一位母親建議想像自己在泡泡裡,或是在一個很大的保護球裡,當孩子跳來跳去,甚至真的跳到你身上時,就會彈走,讓你的敏感神經受到保護。
☑和孩子在同一個房間,你還是可以靜心。不要因為被打斷而感到挫折。跟孩子解釋你在靜心,是「一種特別的休息」。有時候還能夠讓你身邊的人也安靜下來。
☑和孩子一起出去,特別是去室外。大自然非常療癒,讓人感到寧靜,至少能夠轉換能量。你應該避免出門去辦事情,或是去另一個高度刺激的環境,以免孩子也受到過度刺激了。
☑注意自己上一餐是否喝了足夠的水、吃了足夠的蛋白質,你和孩子都需要同樣的東西:休息、食物和水。
☑寫下你最喜歡的一到五分鐘的休息方式。當你累到無法思考時,看看這張清單。你已經事先想好了。
摘自 依蓮‧艾倫《高敏感父母:高敏感,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遠流
圖片來源:nguyen nghia在Pixabay上 數位編輯:艾瑞卡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