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母親的情緒起伏十分劇烈,遇到一點小事就會亂發脾氣,明明前一刻還開開心心,下一秒就悶悶不樂。被這種母親養大的小孩,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母親對小孩而言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舉凡張羅伙食、購買文具、挑選衣物、哄小孩入睡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母親負責。想當然,大家都很喜歡自己的母親,沒有人會想要被母親討厭,也沒有人想惹母親生氣,大家都盡可能地避免被母親責罵。
假如母親的脾氣陰晴不定,那麼小孩子會習慣看母親的臉色:
「現在媽媽是不是在生氣?可以找她說話嗎?」
「在幼稚園遇到了討厭的事情,好想說給媽媽聽喔,可以嗎?」
「肚子餓了,但是媽媽好像在生氣,還是忍一忍好了。」
到頭來,孩子會整天思考這些事情。他們會謹言慎行以免惹母親生氣,或是努力聽母親發牢騷,來討她的歡心。
應該有不少人小時候常聽母親發牢騷吧?你是不是也曾這麼做呢?孩子這麼做不光是在安撫母親的情緒,同時也是希望自己最喜歡的母親,可以變得笑口常開、神采飛揚。
然而,只要母親一發脾氣,他們就會變得膽戰心驚,不敢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想做的事情。他們會選擇在母親面前當一個乖寶寶,不去惹不必要的麻煩。
和母親相處而養成這種交際方式,在求學和出社會以後也會自然地應用在其他人身上。
這些人太在意對方的想法和心情好壞。於是,凡事都會受對方的情緒影響,對旁人的感情過於敏感。
摘自 根本裕幸 《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強化心理韌性,做個對外圓融溫柔,內在強大堅定的人》/采實文化
Photo:maribu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