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叢非從
愛是什麼?
要知道怎樣才是愛自己,我們就需要先理解怎麼樣才算是別人愛你。
情感專家們經常教感情新手:一個人為你做了什麼就是愛你,做什麼就是不愛。比如最近有人在網上提問:「七夕情人節,送女朋友什麼禮物好?兩百元以內。」「專家」們蜂擁而出,紛紛認為送她自由比較好,因為買兩百元以內的東西就是不愛。
但這真的是不愛嗎?他女朋友也同意你的看法嗎?你只能說:如果你是他女朋友,你覺得不被愛。
那麼,你是怎麼知道另外一個人愛你的呢?一個人說了很多愛你的話,不一定是真的愛你。一個人做了很多愛你的事,也不一定是真的愛你。一個人讓你感受到被愛,才是真的愛你,無論他是透過說,還是透過做。
如果一個人做了一些事,讓你感覺到輕鬆、快樂、幸福、愉悅、享受,讓你想要更靠近他,想要有更多,你就會覺得他愛你。如果一個人做了一些事,讓你感覺到壓力、焦慮、緊張、憤怒、煩躁,讓你想離開他,那麼他就是不愛你。
一個人是否愛你,不是他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而是你感受到了什麼。
對同一個人,他可能會有時候愛你,有時候討厭你,有時候忽視你。只不過,愛的時候比不愛的時候多,他就成了你的伴侶了。不愛的時候更多時,你們就分開了。
他愛不愛你是一回事,你有沒有感受到被愛則是另外一回事。這個世界上有太多這樣的故事:一個人為你做了很多,並且揚言他是多麼多麼愛你的,卻讓你感覺到快要窒息的壓力,讓你想逃離。
愛自己,不是一種形式主義
愛自己,就是為自己做一點事情,讓自己感受到快樂、輕鬆、幸福、享受和生活的意義。
愛自己不是一種形式主義。給自己花很多錢,買好多好吃的,買名牌包包,穿著講究,不一定就是愛自己。
如果你為自己做這些的時候,你感覺到放鬆與愉悅,那很好。但是如果你在做這些的時候,感覺到焦慮與壓力、心疼與不捨,在結束後自責與恐慌,看著衣櫃那麼多衣服罵自己,看著存款數字減少而後悔想剁手,那就不是愛自己。
因為如果花錢帶給你的,並不是愉悅,而是非常糟糕的感受體驗,那這就是自虐。這時候,如果你發現不買東西、省下錢,反而會帶來一種心安和成就感,那麼不買東西就是愛自己。
同樣地,休息、度假、放縱、散漫,都不一定是愛自己。
如果你在休息的時候,感覺到舒服與放鬆,那是愛自己,因為你在享受休息。
但是,如果你在休息的時候感覺到焦慮,總是想工作而無法放鬆,總是擔心自己在浪費時間,那麼這是自虐,而非愛自己。
若你在焦慮的時候,投身工作,奮筆疾書,完成了工作而獲得成就感,非常享受,那麼,工作就是愛自己。
「雞湯學家」們經常說:愛自己,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獨立,就是自己滿足自己。但在我看來,這種說法也不全面。
如果你自己處理事情時,遊刃有餘,或者在克服困難後,成就感爆棚、自信滿滿,那麼,獨立就是愛自己,因為你真的在享受獨立的過程和感覺。
可是如果獨立的過程,讓你感覺到壓力、寂寞、辛苦、孤獨與委屈,那麼獨立的過程就是自虐。這時候依賴一個可靠的人,才是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一種形式主義。不是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才是愛自己。
就像開心一樣,很多人都能從買衣服、旅遊中獲得開心,然而這對你來說,未必是享受。你跟風去做這些事情,可能只是在自虐。讓自己開心的辦法,不是做大家都覺得應該的事,而是去問問你的心:有什麼,能讓我真的感覺到開心?
愛自己的內核,就是問問自己:
●此刻,我做什麼,會感覺到舒適、輕鬆與快樂?
摘自 叢非從《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寶瓶文化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妍羽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