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星姬 能真正理解父母人生的時候,才能成長為大人 為了盡早從父親身邊離開獨立,過去的世昌總是一個人孤軍奮鬥著。一直到他四十八歲的時候,父親被診斷出大限將至,才開始努力想拉近關係。 過去交了兩任新媽媽的父親,對世昌而言曾是個用全身拒絕的對象。追溯世昌過去的經歷就可以充分明白,為了準備大學而在補習班過寄宿生活,即使成績很好,也因為跟父親爭吵而去唸地方大學。甚至在出國留學之後,為了不再回韓國而跟僑胞結了婚。 他的人生,可以說就是在「跟父親保持距離」。另一方面,世昌的父親則過著緊緊追在逃跑的兒子身後的人生。 世昌有將近三十年時間只在沒有父親的地方打轉,現在則要在父親只剩下最後兩個月的日子裡,拉近彼此的距離。但他還是告訴我,可以在父親閉眼之前互相原諒,不知有多慶幸。 不只有世昌父子,要說不瞭解的話,其實每個家庭的父親和兒子都對彼此非常不瞭解。在子女的眼中,父親就是一個負起最多任務的大人。甚至從不曾好奇父親在何種環境長大、經歷了怎樣的生命歷程。 因為小的時候太過年輕不懂,而長大之後則為了過自己的人生,無暇去理解。我們總是太過汲汲營營於自己理所當然的人生,斷然放棄了解父母的時間。 無論何時,子女都只會以子女的眼光去看待父親,而父母也只會從父母的眼光去看待小孩。當然也應該存在著其他的樣子,但不知為何父母與子女之間,就很難再出現其他的模式。 只是因為一開始就是父親與兒子,其他的角色便被清除了。只用單一的視角看待彼此,自然很難把對方理解為一個整體的人。而脫離這種自我本位的視角,讓關係來到一個新的局面的時候,就稱為「轉捩點」。
Photo:Pixabay 數位編輯:艾瑞卡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