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重心包括父母嗎?
人生的重心,的確包括父母,但僅限於十二歲之前,然而多數父母都不願意面對這個事實。多少成年人被規定每週要回家看父母?不規定還願意回家的,才叫真感情。
汪培珽說:「我從來不叫孩子回家看我,孩子想家,自然會回家。」她告訴孩子:「你想去哪就去哪。不想回家,不要覺得有罪惡感,我自己可以過得很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不能祈求別人來幫你負責。」
曾經有個媽媽寫信給她,談到小一兒子的功課。媽媽對兒子說:「你不用每一科都考一百分,能有九十分以上,媽媽就很滿意了。」聽起來像安慰的話,但是,汪培珽從來不讓自己這麼說。
孩子的好表現,不是為了討好任何人,或是讓任何人滿意。雖然父母看到孩子有好表現,心裡會出現滿意的情緒,但汪培珽認為,這並不適合直接說出口。即使要說,也不要以「讓別人滿意」為目標。
自己滿意自己,比任何人滿意你,重要太多了!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滿意你,如果你自己不滿意也沒用,不是嗎?
教養課題不應該是人云亦云,或是依循上一代的做法。父母不是為了小孩而活,當然,小孩也不要只為了父母而活。
人生的重心到底是什麼??聽聽汪培珽最真摯的經驗分享。
1號課堂X未來Family 汪培珽專訪精彩音頻 請點左下箭頭聆聽
內容源自: 1號課堂
汪培珽《親愛的,你有掛號信》50集.有聲書 ▶立即試聽:https://lihi.biz/EjKxU
下載「1號課堂」APP.立即購:https://lihi.biz/WJwul
Image by alteredego on Pixabay
數位編輯: 林士蕙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