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愛做夢,反而讓家更雜亂?
為了找到夢想,我們會做出各種努力,包括進修考證照、報名才藝教室提升內涵,或是一心效法嚮往的模特兒,研讀時尚雜誌,學習模特兒的穿著打扮和保養方法。
追求夢想的心能讓人瞬間充滿幹勁,過分雀躍的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買了一大堆教材、道具、衣服和美容用品,最後因為無法持續,導致家中廢物愈堆愈多,一團混亂。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症狀,代表你對於夢想過度投入,完全忽略其他事。舉例來說,有人想開咖啡館,有人想開美髮沙龍,有人想學外文到海外工作,確定目標後,將熱情投注在實踐的方法上,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
看到身旁親友全身充滿幹勁、散發光采地追逐夢想時,難免情緒會受到影響,就像在鼓勵我們你也能實現夢想喔、快去找自己想做的事吧。
當一個人的專注力與行動力全部投注於外面世界時,就容易忽略每天居住的家,無心整理。不只是家裡堆滿各種教材、興趣用品,假日還到處去參加才藝教室或交流會,久而久之自然無心打掃家裡,家愈來愈雜亂。
這種時候,你最該做的就是立刻停止追尋自己的夢想!你現在需要的不是出門也不是學習,而是專注在眼前該做的事。
圖說:
1. 家中擺滿為了追求美麗而買的衣服和美容用品。
2. 以前買的教材堆積如山。
3. 到處都是用不著卻捨不得丟的東西。
不再盲目追求夢想
不斷購買新教材或是因為新興趣而不停購物,明知不會用了卻還是丟不掉的雜物愈來愈多,這種狀態代表你沒有正視現在的自己,你一直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或是你心中還在尋找其他能發揮所長的地方,才會不斷追逐。
如此一來,你會離真實的自我愈來愈遠,找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真正想要的,最終就擺脫不了一直尋找夢想的輪迴中。明明已經擁有許多,卻老是看著哪裡不足、哪裡不夠,想要更多的心,就導致家中堆滿無用的雜物。
嚴格來說,無論你多用心向外尋找想做的事情來滿足自己,這些都不過是腦中的想像罷了。
最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專注自己所擁有的並努力精進,最後才是能真心找到想要的,而且還能讓你不再焦躁,接受不去尋找夢想也可以的現況。無論是哪一種改變,都能讓心更輕鬆,也更容易擁有整齊乾淨的家。
當人追求夢想時的心理狀態
□ 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己,一心只想著我要什麼。
□ 不看自己擁有的,只在意自己沒有什麼。
□ 逃避自己不擅長的、麻煩的與不想做的。
□ 只要體驗過就覺得滿足,凡事容易厭倦、半途而廢。
刻意挑戰不擅長的事,才有新發現
人會一直追求想要的,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眼前的事可能是自己不擅長的,覺得麻煩的或不想做的。若是能重新正視眼前的狀況,用心處理並因應,就能改變心態,重新喚醒原有的自己。
其實我曾經非常不擅長在眾人面前說話,甚至可以說是我完全不想做的事情之一。有一次我無意間和某人提到家與心的關係時,對方說:「你的論點十分有趣,我可以邀請你在我的沙龍舉辦分享會嗎?」
我原本想婉拒,但另一位朋友不斷在一旁鼓勵我,最後我決定參加。當天的我因為過度緊張,雙腳不斷發抖、講話也不清楚,好不容易努力撐完最後一刻,沒想到現場反應相當熱烈,不少人要我再舉辦分享會。
漸漸的,我不再害怕在眾人面前演講,演說反而成為我最喜歡的事,甚至想當成終生事業。就算討厭、不擅長,只要勇於挑戰就能找到新的可能。
但我絕對不是鼓勵大家全都去做自己不想接的案子或工作,刻意挑戰難度過高的工作,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建議大家先從好好整理家開始,不喜歡整理的讀者,可以從維護廚房整潔開始。
因為廚房是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地方,很容易累積汙垢,也是最不容易打掃或維護的場所。若能認真做好廚房的整理和維護,就能擺脫自己的執著,打開視野與心的包容度。
做了之後說不定會發現自己很擅長也說不定,不只有新發現,還能讓廚房變得乾淨,可說是一舉兩得!
認定自己沒有,才想要擁有
只專注尋找夢想的人還有另一項特徵,那就是不會檢視自己已經擁有什麼,反而不斷增加無用之物。你現在居住的空間中,是否堆滿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首先第一步,先了解家裡都存放著哪些東西,你可能會很驚訝的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東西!接下來請開始丟掉不要的雜物,只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最後的關鍵是,整理完雜物後,請改變家中的空間布置。
改變家中布置其實很簡單,並非大興土木,而是移動一下花瓶、燈具這些小物件的位置即可。讓自己的居住空間變得舒適,就無須出門尋求外物來認同自己,也能察覺到自己的優點與魅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捨不得用不是節省,是對生活品質的浪費>>https://pse.is/DLCJJ
孩子要不抗拒、要不三催四請,媽媽也心好累...該幫孩子斷捨離了!>>https://pse.is/DL59C
摘自 伊藤勇司 《全彩漫畫圖解 改變人生,從整理家開始》/三采文化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王信惠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