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國南加大演奏碩士,為古典音樂演奏背景,曾獲美國國際青年音樂大賽Peninsula 室內樂音樂大賽,擔任音樂總監,跨界參與劇場、動畫與影像配樂,作品發表於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皇冠藝術中心,華山藝文園區,並獲邀於中國、美國、德國、義大利等歐美藝術節演出。影像作品獲日本Canon攝影大賽優選,並參與兒童音樂專輯製作2007年獲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
2009年於《米家的慢走與樂活》網站分享,獲文建會公共藝術、光寶文教基金會、泰山文教基金會推薦網站、2011年中時嚴選好格、2010年資策會部落客百傑「文學與藝術」類十強達人、2009年教育部「創造偏鄉數位網路機會計畫」、入圍2011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最佳藝術文化」、2009年「最佳親子家庭」等獎項、Andyliu.Design部落格達人、《親子天下》與《PC home Kids數位小天才》親子窩精選部落格。《格林文化‧咕嚕熊共讀網》與《信誼奇蜜親子網-育兒行家》邀請駐站。資策會與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百年好書.非選Book》精選好書。
2010年5月由寶瓶文化出版社出版《母親,是另一所學校》一書,2011年由中國北京龍門出版社發行中文全球版。2013年出版《牧羊人教養》。近年以婚姻、家庭、美學、教養等親職教育、美學生活於教育中的應用等專題,受邀於節目、國內各級學校、文化局與基金會。擔任中廣美學生活單元、中廣與中國央廣合作教養單元、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等教育單元等主持、聯合報婦女與生活版專欄作家、忠泰建築藝術文化教育基金會專欄作家。
「拜託,請讓我回到那一天......」,然而沒有人有機會回到過去,那是一段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改變現實!
健全的教育,是讓每個志趣不相同的孩子都能放心的發揮,不用擔心被評斷! 我相信會思考的學生,每一分鐘都可以學習。
孩提時代對愛與快樂的回憶,是成年後面對生活中各種難題的準備,這份曾擁有的溫暖經歷,讓孩子在心裡難受時找到鼓勵與安全感。
家庭的關係不是「主張」,而是「分享」。當你願意站在這個觀點,放下防衛並且發現值得感激的某些事情,並且探索彼此的差異,能分享對立價值的不同,允許彼此可以有所不同,也會帶來彼此接納。
「愛」是一種表達與傳達的語言,需要有意義的連結。語言,傳遞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思想,是思想的外殼,就像一座橋,過渡人從此地到彼地的媒介。表達的情感言語,也許會因著溝通的距離,彷彿像是外國語言。
電影中總可以看到一些在自己生活裡實際存在人物的情緒,場景的走動,情緒的苦痛或著大笑的感動與點滴,從電影中,明白別人與我們有著相似的經歷,像是看到自己,知道自己所經歷的並不是唯一,為自己帶來勇氣。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