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是聖,而是人,是勤學好問、學而不厭的學人。帶孩子跟孔子學習:面對挫折,身處窮困,始終堅守理想,勇於擔當

孔子不是聖,而是人,是勤學好問、學而不厭的學人;是愛生如子,誨人不倦的優秀教師;是不得意失志,卻君子固窮,對國家社會抱有強烈責任與擔當的傳道者。

君子固窮      《少年讀論語》作者張小椿 

西元前四九二年的某一天,孔子師徒一行人輾轉來到鄭國,卻走散了,子貢四處打聽老師的下落。 

路人回答:「東城門那兒有個人,長相奇特,腦門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禹短三寸。一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的模樣,活像一隻流浪狗。」 

子貢找到孔子後,如實轉告路人的話,孔子笑著說:「他描述的不一定像,但說我像流浪狗,的確如此!的確如此!」 

談及孔子,我們常聽到的是稱呼他為聖人,說他是萬世師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不食人間煙火,高尚無比,孔子怎麼會承認自己像是無家可歸的流浪狗呢? 

我們先來說說他的姓名和長相。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家裡排行老二(古人將兒子、女兒分開排行),有一個跛足的哥哥和九個姊姊。孔子生下來時,頭頂凹陷,周圍凸出,像魯國的尼丘山,所以父親替他取名為丘。他的身高有九尺六寸,換算起來超過兩百二十公分,稱得上是「長人」。 

再來看看孔子的身世。孔子的先祖是宋國人,本有機會當上國君,但個性謙虛讓賢,後來被權臣迫害,遷到魯國。父親叫叔梁紇,力氣很大,是名勇猛的武將,做了鄹縣縣長。孔子三歲時父親過世,十七歲時母親也死了。他十九歲結婚,二十歲生子,二十多歲時當過一陣子基層公務員,三十歲開始招收第一批弟子。五十一至五十四歲發跡,從中都宰做到司空,再做到大司寇,是人生最風光的時期。五十五至六十八歲周遊列國,歷經磨難,九死一生。六十八歲好不容易回到魯國,從此潛心著書立說。七十三歲與世長辭。 

 

孔子的一生豐富多彩,有三點值得留意: 

一、作為學人,學而不厭。窮苦的身世經歷,讓他對人世間的疾苦有更深刻的體察。孔子和一般人一樣,也娶妻生子,要謀生養家,因此,孔子學了許多技藝。孔子幼小時就對祭祀很感興趣,透過不斷學習,成為著名的祭祀專家,每有婚喪嫁娶或是重要祭祀,都來請他主持。孔子藉此見習熟知各種禮儀、賺錢貼補家用。此外,孔子還擅長駕馬車,精通射箭,多才多藝。旁人覺得奇怪:難道孔子是聖人嗎?怎麼知曉這麼多技藝?孔子答道:「我自幼貧賤,因此學會了不少卑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這麼多技藝嗎?不會的。」 

關於好學,孔子提出許多觀點:「十戶人家聚居的地方,一定會有像我這樣忠誠守信的人,只是他們不像我這樣好學罷了。」「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學習了,然後時常實踐,學以致用,不也是一件高興的事嗎?」 

孔子終生孜孜不倦,勤奮好學,最終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有學者因此稱他為「學人」。 

二、作為教師,誨人不倦。孔子從三十歲招收第一批弟子直到逝世,共收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賢,還有最頂尖的孔門十哲。孔子開創中國私學教育的先河,溫故知新、因材施教、舉一反三、不恥下問等諸多教育理念與方法,至今仍熠熠生輝。 

三、作為傳道者,君子固窮。孔子開創儒家學派,一生都在謀求出仕做官,踐行自己的理想主張,但除了五十一至五十四歲之間有過短暫的得意時光,其餘時候大多顛沛流離,不被重用。 

以孔子周遊列國時遭受的困厄為例,五十五至五十九歲離開魯國前往衛國、事衛靈公、過匡被圍、經蒲返衛、半途又被圍,差點被害。六十至六十三歲離開衛國去了陳國,事陳湣公,半途中險遭桓魋追殺。六十三至六十八歲離開陳返回衛,事衛出公,半途絕糧於陳蔡之間,師徒一行差點活活餓死。直到六十八歲,幾經輾轉後才返回魯國,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 

絕糧陳蔡那段尤為感人,跟隨的人都餓病了,起不了身,子路、子貢等人很生氣,甚至對自己的思想主張產生懷疑:是我們的理想主張不對嗎?為什麼我們一心為國為民,卻落得如此下場?孔子卻淡然一笑,說:「君子雖然窮困,卻有所堅持;小人一窮便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孔子懷抱理想,歷經磨難,前後十四載,卻沒有一個國君能真正採用他的理想主張治國,他沒有棲身之所,甚至無法保障自身的性命安全,惶惶如喪家之犬。孔子說自己是流浪狗,不僅是自我解嘲,更像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可憐又可歎。 

春秋時期,禮壞樂崩,邪說暴行橫行天下,孔子心想既然自己的思想主張行不通,便透過歷史,借助文字的力量來警示那些殺父弑君的亂臣賊子,於是他編著《春秋》。子路等弟子雖然早就看出孔子的思想主張無法施展,但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時刻不忘肩上的責任與擔當,這種淑世的精神正是儒家思想最可貴之處。 

孔子不是聖,而是人,是勤學好問、學而不厭的學人;是愛生如子,誨人不倦的優秀教師;是不得意失志,卻君子固窮,對國家社會抱有強烈責任與擔當的傳道者。面對挫折,身處窮困,孔子始終堅守理想,勇於擔當,散發出絢麗的生命光芒,因此留名千古,光耀古今。   

我在編寫《少年讀論語》的過程中重點參考錢穆先生的《孔子傳》,也藉此特別向已故的錢穆大師致敬。 

內文圖檔

★最新主題!輕鬆看懂古文,經典讀本最推★

《少年讀論語:世代必讀國學經典,輕鬆理解古文脈絡,作文應考得分關鍵(全套3冊)》

博客來>> https://bit.ly/48021n6

誠品>> https://bit.ly/45FeP0G

momo>> https://bit.ly/3sNy89i

金石堂>> https://bit.ly/3sFym2m

 

★【綠君麻麻和李黨總編輯的國學經典分齡推薦書單】★

【少年讀最強書單】限時全面66折起,滿額再折最後倒數!>>>http://pse.is/583lt2

 

★入門推薦★

◆小三以上讀《少年讀西遊記》>> https://lurl.cc/WOLpz3

◆小三以上讀《少年讀成語故事》>>https://bit.ly/37YsfvW

◆小三以上讀《穿越故宮大冒險》>> https://bit.ly/3r1rT1b

◆小三以上讀《決戰詩神殿》>> https://bit.ly/44K1CCd

 

★進階推薦★

◆小四以上讀《少年讀論語》>> https://reurl.cc/4o2YVL

◆小四以上讀《少年讀世說新語》>> https://bit.ly/3CSusX4

◆小四以上讀《少年讀歷史》>> https://bit.ly/3PbSpx1

◆小五以上讀《少年讀諸子百家》>> https://bit.ly/3qx8Icl​

◆小五以上讀《少年讀史記》>> https://bit.ly/3RA9S1P

 

Photo:PhotoAC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妍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未來親子六星會員超回饋 立即加入

延伸閱讀

逛逛書店
逛逛書店
逛逛
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