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第一次說謊
孩子上小學後,有次發現他的鉛筆盒裡面有一支我從沒看過的鉛筆,問了孩子:「你怎麼會有這支鉛筆啊?」孩子睜著大大的眼睛說「同學給我的」,我不疑有它。
過幾天,孩子的書包裡出現一個我沒見過的鉛筆盒,裡面全是漂亮的色鉛筆,我又問「這個鉛筆盒是誰的呢?」「喔!這個鉛筆盒是xxx借我的。」後來輾轉發現,這個鉛筆盒是同學的沒有錯,但孩子並沒有問同學就「借用」了。
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而且不是對家人的那種小謊,已經是大謊,內心真的相當震驚,我內心不斷思考孩子為什麼要欺騙我們,我們都從來沒有欺騙過他,孩子的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些教養專家說:撒謊是幼兒發展中正常的一部分,代表孩子已經開始發展想像力和智力。甚至有些教養專家更提出這類看法:孩子說謊了!要恭喜你,因為孩子要能說謊,代表孩子的大腦認知功能發展漸漸完善,也是孩子成長與社會化的必經過程!請爸爸媽媽先別生氣,面對孩子的第一個謊言,必須要冷靜面對。
但父母一但發現孩子說謊,要冷靜下來簡直天方夜譚,沒有氣炸就算好了,還要恭喜孩子?這需要非常多的智慧和耐心。
我們思考了幾個孩子說謊的原因:
1.為了逃避不想做的事情。
2.為了得到更多的關心或注意力。
3.平時父母給太多壓力,孩子害怕被罵被處罰。
4.因為同儕壓力,別人有的他也想要。
5.孩子不想讓大人失望,只好逞強並假裝自己很棒。
不管是哪個原因,也許每個原因都是,但我們都要求要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行為產生的後果負責。我看著孩子的眼睛,建立連結,接著輕聲問他:「這個東西是同學借你的嗎?」「確定是他借你的嗎?」如果孩子願意誠實,就好好獎勵他「你很誠實,媽媽覺得很高興,媽媽喜歡這樣的你。」然後要求孩子親自歸還並當面道歉。
心理師陳品皓曾說過:「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淡定面對孩子的謊言,就要從改變溝通開始。」回頭檢視你和孩子間的溝通是否出了問題,孩子是否承受了太多的「被要求」「被責怪」,試著用堅定、肯定、淡定的態度,陪伴孩子跨越情緒、心理、學習與成長的關卡。
《蜂鳥與謊言》就是一部在探討「說謊」事件的小說。裡面探討著各類的「謊言」類型和程度:刻意的謊言、善意的謊言、言不由衷的謊言、為了禮貌而表現的社交謊言…人真的不能說謊嗎?但諷刺的是,這個世界明明就充赤著各式謊言,社會化的大人,幾乎每天都在謊言的假象下生活著…
《蜂鳥與謊言》故事從一場演唱會開始。言真和表姊是蜂鳥樂團的頭號粉絲,她們計劃著要盛裝赴會樂團的演唱會。不幸的是,表姊卻病了。為了完成表姊的最終心願,言真寫裝扮成她的模樣前往演唱會,為表姊帶回與蜂鳥的合照。
在演唱會上,言真震驚的發現表姊出現在舞臺上,並公然指責她說謊。言真從小謹守著著父母為她命名的期待,不但不說謊,更痛恨別人說謊。面對表姊的指責,她憤怒、不解,被迫上臺後,才發現那不是表姊,可是那女孩為什麼會跟表姊長得一模一樣?
《蜂鳥與謊言》是由《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大象的孩子》等金鼎獎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所著,最新心理議題小說,巧妙融入青少年切身的生活課題:對同儕友誼和青春戀情的渴望、手足關係與家庭衝突,非常適合中學生的孩子閱讀。
精彩內容試閱:
「你得先答應我,絕不能打斷我的話。」女孩說。
「我保證在妳說完之前,絕不開口。」李允志用手指捏著嘴脣。
「好。」女孩神色莊嚴如聖徒,「這件事聽起來很詭異,但我發誓,以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
那女孩面對著我。她的臉雖然被帽子遮住了,我卻隱約感覺到她的敵意,但我不想過度反應,更不想生事,留下資料之後,立刻離開了。
我走出假髮店,急忙往公車站走去,突然覺得左褲管有一股拉力;低頭一看,只見一道綠光射來,光線強烈得教我睜不開眼睛。我本能的別過頭去,強光消失後,只見一隻流浪狗背對著我跑開了,附近一帶並沒有任何異樣。那光到底是哪來的?我覺得很奇怪,卻又摸不著頭緒。正要繼續往前走時,才發現褲管上有個印子,一定是那隻流浪狗咬的;我心裡突然感到一陣厭惡,趕緊快步走向對街的站牌。
上了公車之後,我瞥見那個穿著玫瑰花裙的女孩就站在街口,那隻流浪狗蹲在她腳邊,低頭啃著一塊骨頭。公車發動時,流浪狗正好抬起頭來,兩道綠光從牠眼中射出……
各界教師與醫師 齊聲推薦
金鼎獎青少年作家 林滿秋 《蜂鳥與謊言》
博客來 >> https://bit.ly/3tXdizz
作者得獎紀錄
★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繼《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替身》、《星空下的奇幻旅程:蜥蜴女孩&羊駝男孩》、《黃洋裝的祕密》、《來自監獄的信》、《大象的孩子》最新青少年成長小說
★ 作者曾四度榮獲金鼎獎,《星空下的奇幻旅程:蜥蜴女孩&羊駝男孩》即獲第四十一屆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 作者所著《腹語師的女兒》一書已售出全球英文版權,並列入英國里茲大學東方語文學院閱讀書目之一!
圖片提供:小天下、photoAC
數位編輯:艾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