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就像是海綿,會一點一滴地從家人身上學習,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與習慣。亞里斯多德曾提出:「認為模仿是人的本能,人的最初認知就是模仿得來的1。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家長們不經意的行為,卻已經為小孩塑造未來成長的雛型。因此,家長們更得小心反思自身有甚麼不良的習慣,例如熬夜、吸菸、飲酒等,也可趁這個時間點跟小孩一起約定改變,迎來嶄新的開始,更為小孩的開學做好準備。
以吸菸為例,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若兒童的照顧者為吸菸者,在小孩15歲前,有將近70%會嘗試吸菸2;以南投縣地區國小調查為例,近五成學生同住家人中至少一人有吸菸行為,更有4.31%學生於幼稚園大班時因家人提供菸品而嘗試吸菸,可見孩子大部分行為均從家長習得而來,因此家長觀念改變、打造「無菸家庭」更為重要。但即使大家都知道吸菸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卻多半以為菸害只有在吸菸的當下發生,當轉換場所、打開窗戶通風就沒事。事實上,即使是在室內通風處吸菸,二手菸、三手菸都是致癌物,任何濃度均會危及身邊的人,建議父母們盡早戒除此項壞習慣、不再持續造成自身與孩童的危害。 然而,過往資料顯示,多數戒菸者也因不知從何下手而感到困擾,可參考搭配戒菸門診專業協助,成功率可提高兩倍以上。專業服務人員不僅能給予心理支持,也能提供合適輔助品建議,克制突如其來的戒斷不適感。針對戒斷輔助品的部份,若戒菸者不知如何挑選,建議可先留意兩大面向:
立即緩解菸癮:戒斷症狀發作速度快且難忍,若無法及時緩解易導致復抽。
緩解七大戒斷症狀:其症狀種類繁多,包含焦慮不安、情緒低落與注意力不集中等都須逐一擊破,否則將增加戒菸難度。
目前市面上有推出不同劑型,其中國健署核准新劑型今年剛納入戒菸門診補助,可協助「立即緩解菸癮」及「緩解7大戒斷症狀」,對於有戒菸意願者將是一大助力,可以在戒菸門診請專業醫師開立或是到指定通路、藥局購買,有助提升戒菸成功率。 在開學前夕,建議家長們可以嘗試與孩子一起設定目標,各自甩開自身的壞習慣,共同努力、相互打氣。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改變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家長陪伴孩童改正作息、家長開始戒菸給孩子健康的環境,一同與家中孩子迎接新學期新開始!
1 藝術模仿理論 2 資料來源:民國110年05月03日 教育部109 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_南投縣德興國民小學 「青春無菸(煙)檳」教學模組介入國小高年級教育之成效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