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令君 我嘗試了幾件小事,拯救了很頹喪的自己 要真的全新做一個美好的自己,沒那麼容易。直到我嘗試著去做了一些看似很小很小的關於生活習慣的改變,我才發覺自己有了巨大的變化。 這個變化,不只是心態,也是神態,更是自己的狀態。我開始恍然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頹喪是週邊運勢帶來的,其實,那是身體和心理本身的頹喪。 是什麼構成了自己?怎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需要從自身去改變。 斷捨離 我不太愛逛街,但家裡竟然也有一堆衝動消費的產物,一週不大動干戈收拾就雜亂無章。 這次我終於咬咬牙,把那些雖然掛在衣櫃八百年,但每次看到都不考慮去穿的衣服,放在客廳占地方卻捨不得丟的各式小玩意,那些被贈送的覺得丟了有些對不起別人的沒什麼用的禮物,全都整理出來丟掉或者捐掉後,那感覺像是丟掉了一個陳舊的自己,輕鬆得想原地跳舞。 原來,把空間填滿了也是一種浪費,就像人生不是擁有愈多就愈美好。你擁有最合適的、最重要的就夠了。 在扔東西或者捐東西前,我所理解的斷捨離就是這個扔的動作而已。可當我終於狠心丟掉了這些累贅後,才發現,原來斷捨離才剛開始,它其實影響的是往後的行為。 體驗過了清爽的感覺,之後會只挑選自己需要的、適合自己的、重要的,此為「斷」。 意識到有些東西留著也會忘了,忘了就變成垃圾。清楚明白,果斷甚至狠心,此為「捨」。 因為東西少且都是自己喜愛的,決策也不會再糾結。輕鬆無執念,了解且喜悅,此為「離」。 所以其實,斷捨離,是重新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的一個行為,它影響的是你整個的狀態。 掌控的,不僅是衣櫥和櫃子,還是自己人生的那種主導感。
摘自 小令君 《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 今周刊
Image by F McDaniel from Pixabay 數位編輯:艾瑞卡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