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我只想和你一個人擠沙發
如果有人在你半年前的一則朋友圈發文上按了一個讚,是怎樣一種感覺?
手滑?
嗯,很有可能,但也至少說明了一點—他真的是一則一則翻看到了那裡。
如果這個人又恰好是你對他有一點好感的呢?
曾經,我們寫過了成百上千則微博、朋友圈或者日誌,有些是寫給專門的人看的,但這個人往往看不到,他不會看,也不想看。
而你心裡倒也還算釋然,你對自己說:「他很少刷微博,從不發朋友圈,也不經常更新空間動態,那說明他一定過得很好吧,因為想說話的人應該就在身邊。」
有可能這個人一輩子也不知道,有一個人曾經這麼努力地想要珍惜過他。
然而,你又何嘗不是一樣?或許,有一個人,他看過你所有的心情狀態,讀過你所有的微博,看過你張貼的所有照片,試著去聽你很喜歡的歌,看你很喜歡的書,而你卻並不知道這些。
後來,你漸漸以為自己寫的東西大概沒有人真正會在意,直到有一天,另外一個人突然找到了機會跟你說:「你在微博上寫的所有東西我都看完了,我覺得真的很特別,很棒……」他說的是那麼自然,那麼確定。
你看,真正在乎你的人讀的不是你的某一篇心情,他們想讀的,可能是你的整個人生。
人生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設定了千百種相遇的方式,卻都抵不住蝴蝶無意間輕輕地扇了扇翅膀。
愛情就是一場蝴蝶效應
愛情就是一場蝴蝶效應,因為一點感動,進而對一個人改變了看法,試著願意去接觸一個人,就算所愛相隔山海,也會在海的另一邊,聽到一場海嘯當回應。
於是,這個人就這樣走進了你的生活,然後慢慢占據了你的視線,也越來越閃耀。
日復一日,你們對彼此越來越動心,也越來越合拍。也許沒有傳說中的一見鍾情、相見恨晚,你們只是暗自慶幸,慶幸還好沒有錯過了彼此。最後,他成了你的李大仁,你成了他的程又青。
有一天早晨你打開社群網站,看見了這樣一則貼文更新—
「世界那麼大,我只想和你一個人擠沙發。」後邊跟著的是你的名字。
突然之間,你竟頗為安心;終究沒辜負了自己這麼長久以來的等待,不辜負在他沒出現之前的所有時光。
至於那些未曾表白的心思,和那些動過心卻未曾牽過手的人,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一見鍾情或者相見恨晚吧,他們被靜靜地存放在你心底的那些美好的往事裡,成了你的天地一沙鷗,彼此一過客。
瞧,都很好,不是嗎?
人生其實很公平,所有你經歷過的都不可能沒有意義。
願你想念時可以擁抱,深愛時不必躲藏。
愛與習慣
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場感情就像是一次馴養,會留下很多很多的「後遺症」。
你連自己也不清楚從哪一刻開始,你習慣用他的口頭禪,習慣看到任何美好的東西都想到他,習慣了吃他愛吃的,習慣了喝他愛喝的,習慣了愛他所愛,習慣了有他的一切。
沒有任何跡象的深深陷落,習慣是太可怕的東西,不知不覺當中,這些習慣見縫插針似的慢慢滲入你生活的每一寸肌理。
於是,兩個人相處時間久了,你甚至會驚訝地發現,你的眼睛竟有點像他的眼睛,
他的微笑竟也有點像你的微笑,你們走路的步態漸漸變得相似,你們說話的語氣也越來越像,你們愛喝同一種飲料,你們總能猜到對方下一句話是什麼。
你看,喜歡一個人久了,這種喜歡會自然而然地演變成一種習慣,當初的新鮮感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已經生長在骨子裡的情愫。
從喜歡到習慣
從喜歡到習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漫長到你還未曾發覺卻已經深深依賴。然而,從習慣到失去卻也可以是轉瞬之間。
就像剪掉一截頭髮,習慣性地摸到最尾端,但卻只抓到了空氣。
就像是你戴過的手錶,時間久了就會成為習慣,與此同時,你也會覺得它沒了當初的驚豔,開始變得老舊,也沒那麼喜歡它了。
於是,你決定扔掉它,但扔掉以後你才發現不習慣,可是等你有點後悔想往回找的時候,卻早就已經找不到它了。
男人和女人都一樣,最怕的就是為你付出了太多的情感,和你分享了自己全部的秘密,對你產生了依賴感以後,你卻走了。基本上,習慣比深愛更可怕。
可是即便如此那又怎樣?
在這世界上,最容易變化的是人心,但可以天荒地老的同樣還是人心。
所以,千萬別和認為「愛情就像風浪裡的小船,說翻就翻」的人交朋友,戀愛就更不必談了。
對於愛情也好,幸福也罷,你得到它們的前提,就是你始終相信它們。
那些心裡認為沒有什麼是永遠,也沒有什麼會很久,只要願意,找個藉口,誰都可以先走的人,不妨想一想:
據說,表白失敗的機率是百分之七十,分手後復合的機率是百分之八十三,最後能走到一起的只有百分之三,異地戀分手機率是百分之九十,人死亡的機率是百分之百,你如果什麼都害怕,又什麼都擔心的話,那這輩子就什麼也不必做了。
當下的年代裡,也許誰都成不了什麼蓋世英雄,但若真的愛了,還請你愛得奮勇一點,別枉費了邱比特射中你的一番美意。
在很多人眼裡,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
婚姻是最高難度的愛情,因為你必須邊啃麵包邊談它。
摘自 迷鹿 《你走過了孤獨,下一站叫幸福》/高寶書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能白頭偕老相伴終身的秘訣:接受愛情裡的不完美、在務實中尋找真愛
我們不求在婚姻裡找到童話,但求在婚姻裡自在。蘇格拉底:愛情是一種理想,很容易錯過。
Photo:pexel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怡蓓、王信惠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