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詩是培養寫作力最棒的練習 文 / 王淑芬(知名童書作家) 詩人總能為我們捕捉到許多:曾有的舌間微甜、遠去的笑聲、心頭的暖意,甚至小小心痛。這些、那些,詩人芳萍微笑點點頭說:「我以文字織網,為大家捕捉。」
因為是散文詩,可以略加敘事,說點兒情節;還可以盡興感歎、發抒,把自己內心所想一一點交給讀者。身為讀者的我,從網子裡撈到了三件寶物。 第一件:藏得恰到好處的隱喻。讀者只要用心找,詩句中其實露著線頭,可拉出芳萍要說的幕後真心話。比如〈冰凉〉,從第一句的毒辣夏暑,隨詩句走入冰涼,剉冰機刨出雪花般歡愉,漸漸的,消暑了、冷靜了。然而,下一秒卻瞬間升起寒意;「寒意」一語雙關,既是冰吃得太快的冷冽,又是對店主忍住自己酷熱、帶給顧客清涼的不捨;以冷熱來對比,是高明之喻。〈橘子〉以握緊拳頭的意象,象徵封閉,剝開則暗喻打開心房。讀詩可練習成為發現隱喻的高手。
第二件:萬物皆可入詩,只需多情相看。生活中處處是題材,但要在尋常中,為它找出新意,且最好能引發共鳴。〈蓮霧〉便很成功。乍看以為在玩比擬遊戲,依形狀指稱蓮霧是鼻子、水蜜桃是屁股。然而再讀,發現其實是以感傷之眼,看待這些熟透了的水果老友們。不歌頌水果鮮美,但同情歲月催人老。末句對著新來乍到的年輕水果打噴嚏,也妙趣的點出「我對你不滿,但又能怎樣」的無奈。
第三件:有聲有色有「內涵」,才是好詩。這一向是芳萍的特色,她擅長細節上的關注,因為細節能鋪陳出效果。色彩──排排綠、嫩白,水淋淋的新鮮感;黑色小綿羊走入羊圈,有被黑暗吞噬之感。其他如聲音、動作、線條律動,都製造出詩的臨場感。但最重要的,詩不只在描寫外形,詩的價值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選擇寫曇花,是想表達等待中,那最風華的風景卻可能瞬間不見,生活有遺憾。選擇寫地球儀,是想寫出只能在小圓球繞行的可憐大志願。貓熊希望變成一枝箭,射回家園,當然是詩人的自作主張,但是,這個主張,多善美、多勇敢。敘寫生動之餘,一首好詩,要的是有內涵。
請細心探看網中有什麼光彩熠熠,在等著你捕捉?
童詩就像一場觀察、感受、想像與表達的遊戲,讓孩子愛上文字表達
《林芳萍散文詩:稻草人想說的話》>>>
博客來 http://bit.ly/2HFl4La
誠 品 http://bit.ly/2HJq4yv
金石堂 http://bit.ly/2HHqIwD
小天下 http://bit.ly/2HPfne2
Photo:Victoria Borodinova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