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缺水、淹水……水有多重要?
有水,才會有生命。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文明都出現在有水的地方。例如,古埃及有尼羅河,印度有恆河和印度河,中國則有黃河、長江。
只是,水屬於大自然的一環,並不聽人類使喚,有時水太多,氾濫成災;有時水太少,大地乾涸,長不出植物,人們因此缺水缺糧。
即使後來科學進步,研發各種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像是水井、水庫、堤防、下水道等設施,現代人仍然會面臨水太多、水太少的窘境。
以臺灣來說,從年底到隔年春天,會有東北季風帶來冬雨、春雨;夏季則有西南氣流帶來午後陣雨,另外還有不定期的颱風雨。
假如春雨不來、梅雨不足、颱風又過境不入,臺灣便會遭受缺水之苦。
另一種情形是:水太多了。從前千年難得一見的豪大雨,現在幾乎每三、四年就遇上一次,各地紛紛傳出淹水災情。
究竟怎樣的風、怎樣的雨,才對我們有益?其實,這不只是臺灣的問題,全球都出現缺水、淹水的挑戰,豪雨和乾旱輪番上陣。
水太多、水太少、水太髒,人類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迫切危機,急需大家通力合作,想出對策,做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