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英尺」是來自腳丫子的長度?把嘴巴含著的飲料吐出來,吐32口是「一品脫」?測量,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比起描述一個東西很長或很短、很輕或很重,測量的數值可以快速讓對方、甚至地球另一端的人有概念,就像一種「國際語言」。但是,這些測量的標準最早是怎麼出現的?看下去就知道!
你發現了嗎?你的身體就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尺,手、腳、手肘的長度……都可以拿來測量。古人老早就發現了這個祕密,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去看一看:
【圖說】英寸、英尺;磅和盎司等英制單位,都是以人體或常見物品為基準制定出來的。(插畫/Ino Lai)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單位出現問題,就是:不精確。每個人的體型不一樣,雖然國王們已經「貢獻」了他們身體某些部位的長度,但是改朝換代了怎麼辦?如果世界各國都用不同的單位系統,該如何溝通、如何交易呢?
問題來了,地球那麼大,該怎麼量呢?當時聰明的科學家發現,不用走遍世界,只要量出同一條經線上兩地的距離,就可以推測地球的長度,再定出「公尺」有多長。
(插畫/Ino Lai)
後來,度量系統是怎麼誕生的?公尺的定義又有什麼演變?除了長度、重量,還有什麼可以量?看不見、摸不到的「臭屁」,也可以衡量嗎?
想知道更多關於測量的趣事,請看第80期《未來兒童》〈測量好好玩〉!
108課綱學習最佳讀本 ‧ 全球華人兒少雜誌第一品牌
● 跨領域知識補充
● 超過20種主題讓孩子挑選
● 給孩子最多元優質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