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
借鏡國際經驗 提供深度教育教養報導
TV
商城
少兒知識庫
品牌故事
會員專區
訂閱電子報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小天下/未來出版
未來兒童
未來少年
未來Family
108新課綱追蹤
國小
國中
高中
課綱快報
父母陪伴學習
1
請假出去玩可以嗎?資深名師:學生不一定要全勤,但要「勤」,勤於學習、勤於觀察、勤於體貼
1
國小生打翻餐袋,卻嫌髒不願清理?資深名師引導:「耐苦、耐煩、耐髒」做好3件事,人生絕對會成功
1
守護老街溪,實現愛鄉土理念
1
三語三軌學習,培育改變世界的行動者
1
開創教室新風景,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
1
做、用、想,自造與科技攜手解決問題
1
點亮閱讀的光明燈,讓閱讀走進孩子的生命
1
機器人與社團奠基,引領孩子自主學習
1
會考後志願怎麼選?均一師資培育執行長 藍偉瑩:學習歷程、高中特色課程中的4大陷阱
1
大考後,即便考差了,別忘了孩子才是「主體」,才是此時最需要被尊重與關心的對象
1
會考放榜追蹤報導〉北市多所高中開辦創新特色課程,國際文憑、跨校聯盟、AI教育...
1
多元選修學習,打造職人搖籃
1
孩子想要在作文中亮眼得分,從鑽石般的角度,洋蔥般的層次切入就可以出奇制勝
1
培養數位新實力,讓孩子比AI更搶手
1
探索在地、跨域學習,讓孩子成為世界的人才
1
心靈為主,物質為輔》台大從大一起,教學生如何和人合作。詹魁元:「科技怎麼進步,核心價值不會變」
1
親職教育講師澤爸(魏瑋志):培養自律的好習慣,就是學會對自己負責的歷程
1
資深小學教師:小孩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學習方法
1
親子教養作家王麗芳:小孩學習被動消極,因為爸媽不懂得如何為孩子「下標籤」
1
心理學家爸爸黃揚名:從小教出3個好習慣,學習路上少煩惱
教育學習
校園學習
教育快報
國際趨勢
1
數位學習平臺+新興科技工具,打造特色課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
1
「成就每一個孩子」──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翻轉偏鄉教育現場,實現教育夢想
1
教室裡的除舊佈新,神老師:有些事想起來難,其實動手做就對了!
1
教孩子當CEO!「金融戰略王」課程讓中小學生模擬操盤,學習做出好決定
1
教育4.0時代: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臺灣教育現在進行式
1
學測在即,資深家教、台大醫科王郁翔:父母請努力管住舌頭
1
迎向全球化競爭!新竹縣雙語、科技教育全面啟動,數位閱讀素養超強部署
1
教育是給孩子空間,讓他可以長出更好的樣貌
1
孩子會挑食,可能是爸媽「太用心」造成的?美研究發現:挑食小孩背後都有對飲食要求嚴厲的父母
1
暑假每天都在打電動...荷蘭父母心一狠:晚上10點「放生」森林,訓練孩子獨立走回家
1
學用落差嚴重?IBM調查:新興科技來臨,「能力」會越來越比「學歷」重要|2020未來教育科技論壇
1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別再只關注成績,進入現實社會後,熱情比成績更重要|2020未來教育科技論壇
親子教養
教養好方法
名人經驗
全球爸媽
未來大能力
1
孩子玩得入迷而不肯離開,叫都叫不動,大人再心急也別說「我不管你囉」
1
讓青春期的孩子害怕或是討厭跟父母說話的原因:你只問關心他的功課和成績好不好!
1
「我家的孩子很聰明,只是不努力」這想法可能成了孩子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毒藥?!
1
翻糖界最年輕的冠軍》從「閱讀障礙」到特殊選才上清大,王奕均媽媽:陪著「無用」的孩子找初心
1
單親家庭長大,保送進北一女遭質疑,鄧惠文:「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一個人能夠正向發展的地方。」
1
唐鳳: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適性成長,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1
現在縱容孩子,是對他的未來不公平!嚴長壽:網路像高速公路,沒教孩子交通規則就放行,會導致大災難
1
讓孩子練生活自理,父母在旁邊忍耐到快中風?詹宇夫妻:咬牙放手,孩子才會長出該有的能力
1
你是希望孩子成為第二個你,還是成為他自己?5種方式教父母放下對孩子過多的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
1
創意大國瑞典〉想要的,爸媽不一定會買給你!小三開始打工、小五販售手作,籌募畢旅基金
1
大人的「這3種行為」將導致孩子對自己不滿意!這些事你一定都做過...
1
小時候的經歷都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印記,影響著他長大後看自己、別人和這個世界的觀點
1
洪蘭:有些人忘了「自由」一定要伴隨著「自律」,給孩子規範,不是我喜歡就可以,是只要有人不喜歡就一定不可以
1
不是作文變難,是現在學生的寫作能力變差,張曼娟嘆「若不更重視,以後要教孩子的,恐怕是該怎麼寫中文字」
1
創業家爸爸寫給女兒:生活要過得有智慧,小心你身邊的爛蘋果
1
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本田汽車創辦人:「有學歷不如有能力,有資歷不如有實力」
家庭生活
家庭關係
父母成長
親子旅遊
家庭理財
生活與健康
1
一個健康的家庭,必然是先愛伴侶,後愛孩子的;父母關係和諧,是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基礎
1
夫妻或親子都一樣,好好溝通,如何聽,比怎麼說更重要!
1
「我婆婆說:要我再生一個兒子,請你幫幫我!」林靜儀醫生怒回:「她知道你有可能沒命嗎?」」
1
朵朵小語:愈是親近的人,愈是不該失去溫柔的對待。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有期限的...
1
壓力有多大,幸福就有多遙遠,不要把自己「框」太緊了,你需要「放過」自己了!
1
成為父母 伴隨而來的是身份學習,但要懂得適時切換回你自己,對整個家反而一舉兩得—— 回歸自我的6個放鬆練習
1
別讓一時的忙碌和應付成為悔恨。李御寧博士:「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一定會好好表達我對孩子的愛」
1
阿包醫生:想幫媽媽減輕負擔,不一定是做換尿布、泡奶這類事。爸爸可以使用日本醫學教授所提出的「間接育兒法」
1
孩子們的遊樂場,爸爸媽媽的度假天堂 來場冬日暖旅行,全家大小WOW不停!
1
2020未來親子野餐日:全台最盛大的「知識型野餐派對」, 萬人熱情參與,用食育打造幸福家庭時光!
1
請服用:超精實【行前寶典】! 為什麼你一定要去「2020未來親子野餐日」的三大亮點與六大攻略!
1
爆米花也能玩食育!週末帶孩子放電的新去處──亞洲第一座爆米花觀光工廠樂園在八里
1
幫孩子從小建立人生的風險管理觀念,《看漫畫輕鬆學保險》助家長一臂之力
1
分齡理財教養:國中階段》可進一步區辨「價格」與「價值」的不同,並練習做出好決定
1
分齡理財教養:國小階段》練習分辨「想要」與「需要」,並且鼓勵孩子分享與奉獻
1
分齡理財教養:幼兒階段》7歲前理財的相關習慣就已定型,及早認識金錢學習「延遲滿足」
1
一味的禁止孩子吃甜食可能只是讓他在父母面前「裝乖」,我們都該以身作則吃得健康做孩子的榜樣
1
前立委謝國樑:生下聽損兒小愛之後,我從默默滴淚到仰著頭大哭,我決定和過去的謝國樑說再見
1
想讓孩子吃得好!施展餐桌魔法,爸媽也能輕鬆上菜
1
養成好「食」力,這3招讓孩子不挑食!
嚴選作家
電子週報
熱門專題
親子魔法食育課
爸媽必學護眼術
各期主題
影音專區
訂閱優惠
關於我們
洪蘭
108課綱
霸凌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教育學習
校園現場
親師溝通
全球教育
108課綱
親子教養
教養現場
向世界學教養
家庭生活
家庭關係
自我成長
親子旅遊
家庭理財
生活與健康
兒童閱讀
學齡前
小學生
中學生
影音專區
熱門專題
小天下/未來出版
關於我們
全館書目
小天下
未來出版
0-3歲
幼幼書
繪本
數學類
親子百寶箱
創意遊戲書
4-6歲
繪本
數學類
科學類
生活類
文化類
親子百寶箱
創意遊戲書
7-9歲
酷小說
數學類
科學類
生活類
文化類
人物類
工具書
親子百寶箱
創意遊戲書
10-12歲
酷小說
數學類
科學類
生活類
文化類
人物類
工具書
親子百寶箱
創意遊戲書
13歲以上
數學類
科學類
生活類
文化類
人物類
工具書
主題書單
線上國際書展_精選套書66折
神奇樹屋
葛瑞的囧日記
神奇酷數學/科學/地理
羅德‧達爾經典故事
知識大迷宮
好書大家讀
得獎書單
金鼎獎
紐伯瑞文學獎
凱迪克獎
中小學生優良讀物
好書大家讀
小天下
幼幼館
酷小說
繪本館
文學館
科學館
數學館
生活館
人物館
文化館
工具書館
創意遊戲館
親子百寶箱
全書目下載
未來出版
小說館
經典館
風格館
知識家
知名作家
影音專區
精選文章
未來兒童
關於我們
訂閱優惠
各期專題
音檔下載
學習單下載
影音專區
精彩介紹
港澳專區
愛閱分享
未來少年
關於我們
訂閱優惠
各期專題
學習單下載
影音專區
精彩介紹
愛閱分享
未來Family
108新課綱追蹤
國小
國中
高中
課綱快報
父母陪伴學習
教育學習
校園學習
教育快報
國際趨勢
親子教養
教養好方法
名人經驗
全球爸媽
未來大能力
家庭生活
家庭關係
父母成長
親子旅遊
家庭理財
生活與健康
嚴選作家
電子週報
熱門專題
各期主題
影音專區
訂閱優惠
關於我們
國小
國中
高中
課綱快報
父母陪伴學習
1
請假出去玩可以嗎?資深名師:學生不一定要全勤,但要「勤」,勤於學習、勤於觀察、勤於體貼
1
國小生打翻餐袋,卻嫌髒不願清理?資深名師引導:「耐苦、耐煩、耐髒」做好3件事,人生絕對會成功
1
守護老街溪,實現愛鄉土理念
1
三語三軌學習,培育改變世界的行動者
1
開創教室新風景,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
1
做、用、想,自造與科技攜手解決問題
1
點亮閱讀的光明燈,讓閱讀走進孩子的生命
1
機器人與社團奠基,引領孩子自主學習
1
會考後志願怎麼選?均一師資培育執行長 藍偉瑩:學習歷程、高中特色課程中的4大陷阱
1
大考後,即便考差了,別忘了孩子才是「主體」,才是此時最需要被尊重與關心的對象
1
會考放榜追蹤報導〉北市多所高中開辦創新特色課程,國際文憑、跨校聯盟、AI教育...
1
多元選修學習,打造職人搖籃
1
孩子想要在作文中亮眼得分,從鑽石般的角度,洋蔥般的層次切入就可以出奇制勝
1
培養數位新實力,讓孩子比AI更搶手
1
探索在地、跨域學習,讓孩子成為世界的人才
1
心靈為主,物質為輔》台大從大一起,教學生如何和人合作。詹魁元:「科技怎麼進步,核心價值不會變」
1
親職教育講師澤爸(魏瑋志):培養自律的好習慣,就是學會對自己負責的歷程
1
資深小學教師:小孩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學習方法
1
親子教養作家王麗芳:小孩學習被動消極,因為爸媽不懂得如何為孩子「下標籤」
1
心理學家爸爸黃揚名:從小教出3個好習慣,學習路上少煩惱
校園學習
教育快報
國際趨勢
1
數位學習平臺+新興科技工具,打造特色課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
1
「成就每一個孩子」──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翻轉偏鄉教育現場,實現教育夢想
1
教室裡的除舊佈新,神老師:有些事想起來難,其實動手做就對了!
1
教孩子當CEO!「金融戰略王」課程讓中小學生模擬操盤,學習做出好決定
1
教育4.0時代: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臺灣教育現在進行式
1
學測在即,資深家教、台大醫科王郁翔:父母請努力管住舌頭
1
迎向全球化競爭!新竹縣雙語、科技教育全面啟動,數位閱讀素養超強部署
1
教育是給孩子空間,讓他可以長出更好的樣貌
1
孩子會挑食,可能是爸媽「太用心」造成的?美研究發現:挑食小孩背後都有對飲食要求嚴厲的父母
1
暑假每天都在打電動...荷蘭父母心一狠:晚上10點「放生」森林,訓練孩子獨立走回家
1
學用落差嚴重?IBM調查:新興科技來臨,「能力」會越來越比「學歷」重要|2020未來教育科技論壇
1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別再只關注成績,進入現實社會後,熱情比成績更重要|2020未來教育科技論壇
教養好方法
名人經驗
全球爸媽
未來大能力
1
孩子玩得入迷而不肯離開,叫都叫不動,大人再心急也別說「我不管你囉」
1
讓青春期的孩子害怕或是討厭跟父母說話的原因:你只問關心他的功課和成績好不好!
1
「我家的孩子很聰明,只是不努力」這想法可能成了孩子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毒藥?!
1
翻糖界最年輕的冠軍》從「閱讀障礙」到特殊選才上清大,王奕均媽媽:陪著「無用」的孩子找初心
1
單親家庭長大,保送進北一女遭質疑,鄧惠文:「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一個人能夠正向發展的地方。」
1
唐鳳: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適性成長,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1
現在縱容孩子,是對他的未來不公平!嚴長壽:網路像高速公路,沒教孩子交通規則就放行,會導致大災難
1
讓孩子練生活自理,父母在旁邊忍耐到快中風?詹宇夫妻:咬牙放手,孩子才會長出該有的能力
1
你是希望孩子成為第二個你,還是成為他自己?5種方式教父母放下對孩子過多的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
1
創意大國瑞典〉想要的,爸媽不一定會買給你!小三開始打工、小五販售手作,籌募畢旅基金
1
大人的「這3種行為」將導致孩子對自己不滿意!這些事你一定都做過...
1
小時候的經歷都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印記,影響著他長大後看自己、別人和這個世界的觀點
1
洪蘭:有些人忘了「自由」一定要伴隨著「自律」,給孩子規範,不是我喜歡就可以,是只要有人不喜歡就一定不可以
1
不是作文變難,是現在學生的寫作能力變差,張曼娟嘆「若不更重視,以後要教孩子的,恐怕是該怎麼寫中文字」
1
創業家爸爸寫給女兒:生活要過得有智慧,小心你身邊的爛蘋果
1
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本田汽車創辦人:「有學歷不如有能力,有資歷不如有實力」
家庭關係
父母成長
親子旅遊
家庭理財
生活與健康
1
一個健康的家庭,必然是先愛伴侶,後愛孩子的;父母關係和諧,是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基礎
1
夫妻或親子都一樣,好好溝通,如何聽,比怎麼說更重要!
1
「我婆婆說:要我再生一個兒子,請你幫幫我!」林靜儀醫生怒回:「她知道你有可能沒命嗎?」」
1
朵朵小語:愈是親近的人,愈是不該失去溫柔的對待。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有期限的...
1
壓力有多大,幸福就有多遙遠,不要把自己「框」太緊了,你需要「放過」自己了!
1
成為父母 伴隨而來的是身份學習,但要懂得適時切換回你自己,對整個家反而一舉兩得—— 回歸自我的6個放鬆練習
1
別讓一時的忙碌和應付成為悔恨。李御寧博士:「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一定會好好表達我對孩子的愛」
1
阿包醫生:想幫媽媽減輕負擔,不一定是做換尿布、泡奶這類事。爸爸可以使用日本醫學教授所提出的「間接育兒法」
1
孩子們的遊樂場,爸爸媽媽的度假天堂 來場冬日暖旅行,全家大小WOW不停!
1
2020未來親子野餐日:全台最盛大的「知識型野餐派對」, 萬人熱情參與,用食育打造幸福家庭時光!
1
請服用:超精實【行前寶典】! 為什麼你一定要去「2020未來親子野餐日」的三大亮點與六大攻略!
1
爆米花也能玩食育!週末帶孩子放電的新去處──亞洲第一座爆米花觀光工廠樂園在八里
1
幫孩子從小建立人生的風險管理觀念,《看漫畫輕鬆學保險》助家長一臂之力
1
分齡理財教養:國中階段》可進一步區辨「價格」與「價值」的不同,並練習做出好決定
1
分齡理財教養:國小階段》練習分辨「想要」與「需要」,並且鼓勵孩子分享與奉獻
1
分齡理財教養:幼兒階段》7歲前理財的相關習慣就已定型,及早認識金錢學習「延遲滿足」
1
一味的禁止孩子吃甜食可能只是讓他在父母面前「裝乖」,我們都該以身作則吃得健康做孩子的榜樣
1
前立委謝國樑:生下聽損兒小愛之後,我從默默滴淚到仰著頭大哭,我決定和過去的謝國樑說再見
1
想讓孩子吃得好!施展餐桌魔法,爸媽也能輕鬆上菜
1
養成好「食」力,這3招讓孩子不挑食!
洪蘭
108課綱
霸凌
Home
家庭生活
家庭關係
都是家庭造成的
都是家庭造成的
父母在養育自己的孩子上,偶爾都會犯錯,但傷人的父母會透過言語、情緒向孩子施虐,使孩子自尊受損,覺得自己一文不值、不受寵愛、有所匱乏。
文/ 書摘
2017-06-16 (更新:2017-06-16)
瀏覽數
5,066
你可能認為,你是因為想要有一段美好、獲得支持的人際關係,可以與人分享許多事情,因此才選擇了這些朋友。但是,如果你還有尚未解開的心結,朋友代表的可能就是這些潛意識中的衝突。
如果你的父母讓你覺得不受寵愛、不討人喜歡,對你要求嚴格、態度負面,或是在情緒上、身體上傷害過你,你可能無意識地就會選擇你所熟悉的、一向習慣的交往模式,也就是負面的人際關係。
不過,不是所有的朋友關係都可能是有害或具破壞性的。事實上,許多朋友關係是具支持性的、美好的或正面的。可能只有某一段友誼是負面的,某個朋友曾傷害了你,可能是職場上的普通朋友,可能是私人生活中的密友或摯友。這段負面朋友關係可能只是例外,不是常態;但對任何人而言,就算只有一段具破壞性的朋友關係,也已經太多了。
然而,首先你必須辨識童年時期養成的模式。這一點不容易,可能需要專業協助。治療師通常可以協助辨認早期童年的創傷;這些創傷與我們的無意識緊密相連,如同導引至未來行為的路徑。破除負面關係模式就跟改變終生習慣一樣,都十分困難。你必須下足功夫。
當然,糟糕的家庭關係,也有不同的種類和等級。治療師蘇珊‧ 佛沃德(Susan Forward)與克雷格‧ 巴克(Craig Buck)合著的《父母會傷人》(Toxic Parents)指出,
父母在養育自己的孩子上,偶爾都會犯錯,但傷人的父母會透過言語、情緒向孩子施虐,使孩子「自尊受損,導致他們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他們幾乎都在某一方面覺得自己一文不值、不受寵愛、有所匱乏。」
家庭問題甚至可能使人一個密友都沒有。有些人可能真心想交朋友,但他們的非語言訊息傳達的可能是相反的意思。他們會不自覺皺眉、抱怨,而非微笑因此不知不覺間把別人推開。這種不愉快的模式會一直重複,直到他/她把自己的行為、童年時期的經歷、恐懼,以及對渴望朋友又缺乏朋友的狀態造成的影響連結起來,才有改善的可能。
正視尚未解決的童年問題
如果你想終止負面模式,不要老是交到背叛你、傷害你、以負面態度對待你的朋友,就必須面對殘酷的事實:正視尚未解決的童年問題。這些陳年舊事就是讓你總是交到損友的原因。除非你解決問題,不然你就會像磁鐵一樣,總是吸引負面或具破壞性的朋友。
你會尋求破壞性的朋友關係,可能是因為幼年時,你需要正面的父母關懷但沒有得到滿足。不過,也可能情況正好相反,你是別人尋求的對象。也許你有燦爛的童年時光、高自尊,因為你擁有自信、幸福快樂這些別人想要的東西,缺乏這些東西的人就會跑來向你尋求。你出於愧疚或希望彌補朋友成長過程中的缺憾,認為你們的朋友關係可以幫助療癒充滿憤怒、不快樂的朋友。
不幸地,喜愛這些不快樂、憤怒、憂鬱的朋友,常常是導致他們傷害你的原因。你的友誼可能讓對方不舒服,使對方想起自己從不曾有過的東西,因而感到缺憾。他們不會處理這些痛苦、衝突的感受,去解決與克服讓他們失望的童年問題,好得到長遠的正面結果;相反地,他們藉由傷害你,迫使你拒絕他們。
療癒、解決朋友自尊低落的問題,不是你的工作。然而,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至少能幫助你在友誼告終時不會自責
。然而,除非朋友得到協助,改變早期童年創傷造成的交友問題,不然建議你在自尊變得和對方一樣低落之前,趕緊脫身。
要改善當前的朋友關係,必須要解決早期家庭關係的問題,這聽起來似乎有點牽強。但是,我們每個人經歷的情緒與發展歷程,大致上都是一樣的:一開始都是與父母的關係,接著是手足,然後是其他長輩或平輩,然後是伴侶,之後我們自己也為人父母。
如果我們試著解決最初與父母的關係卻「卡住」,就無法往前邁進。
即使你抱怨朋友關係傷人,還是會被負面的朋友關係吸引。這是因為遵循舊有的模式,比正視或試圖改變舊有模式輕鬆。例如,選擇家庭或伴侶關係都不如你的朋友,可以避免審視自己令人失望的親密關係。這樣說聽起來可能太簡化,但多數情況中,朋友關係就是早期家庭關係的複製版本。
斯賓賽(Spencer)博士解釋:我們幾乎就像是在自己身邊重新創造家庭關係。因為多數人都帶著源自家庭、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能因此對某人懷有敵意而不自知,因為那個人讓他們想起自己的手足或父母。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如果你面對某人時,心裡有衝突的情緒,這種衝突與當下實際的情境似乎不成比例時,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跡象。
摘自 珍‧葉格
《誰才是你真正的好朋友》
/遠流出版
Photo:
James Emery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家庭經營
人際關係
家庭關係
父母
朋友
未來親子最新出版
小天下/未來出版
恐龍迷宮
小天下/未來出版
第59街的畫家(新版)
小天下/未來出版
狐狸愛上圖書館(新版)
未來兒童
《未來兒童》第83期
未來少年
《未來少年》第期
看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壓力有多大,幸福就有多遙遠,不要把自己「框」太緊了,你需要「放過」自己了!
一個健康的家庭,必然是先愛伴侶,後愛孩子的;父母關係和諧,是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基礎
夫妻或親子都一樣,好好溝通,如何聽,比怎麼說更重要!
「我婆婆說:要我再生一個兒子,請你幫幫我!」林靜儀醫生怒回:「她知道你有可能沒命嗎?」」
一味的禁止孩子吃甜食可能只是讓他在父母面前「裝乖」,我們都該以身作則吃得健康做孩子的榜樣
本畫面已閒置超過5分鐘囉! 看看其他熱門文章吧
TOP 1
失控的教養〉只因成績退步,父親說:「考得這麼差,你還敢回家啊?」孩子真的不回家了
TOP 2
連建中校長都提倡的4大學習心法!陪孩子建立筆記習慣,終結你盯功課、愈盯愈氣的負面循環
TOP 3
被學生封為「梗王」的建中前校長陳偉泓:不要審判你的孩子,只有無條件的愛能讓他對你敞開心胸
熱門商品
10層樓的樟樹公寓:幫助孩子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繪本(全套4冊)
$960
$1280
跳吧!青蛙小畢
$277
$350
【訂戶全新升級版】《未來少年》2年24期,紙本雜誌+知識庫權限
$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