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戲裡學會的,記憶更深刻:數字和注音可以這樣教!
一般來說,3〜6歲是辨認與記憶符號的發展期,透過教導能讓孩子學習符號的意義,例如看到數字或注音可以唸出來、知道數字代表的數量概念等。6歲後則會根據前面的學習基礎,發展出符號的書寫能力與更進階的符號概念,像是拼音、簡單的加減概念等。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親子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認識並建立符號概念,為孩子小學後的學習奠定重要基礎。以下提供一些數字與注音遊戲,供家長們參考(下列遊戲皆可自行替換數字或注音來進行):
1.釣魚遊戲
可以用紙剪下魚的形狀,在上面寫上數字或注音,別上迴紋針,讓孩子用磁鐵釣竿去釣魚。我們可以請孩子去釣指定的數字或注音,像是告訴他們「請你去幫忙找出『ㄅ』的魚」。過程中,孩子會練習到視覺搜尋與辨識正確符號的能力。
〔進階玩法〕
可以融合加減或拼音概念,例如:請孩子「找出1+2的答案」、「找出『鳳梨』的拼音有哪些注音」等。
2.賓果遊戲
在紙上畫出16或25宮格,和孩子一起在格子中填上數字或注音。進行遊戲時,跟孩子輪流喊數字或注音,並在紙上圈起喊到的符號,先連線的人就贏了。在遊戲中,孩子可以練習到符號辨識、口說與書寫。
融合造詞的練習,喊完注音後,要用該注音造一個詞才算過關,例如:喊完注音「ㄈ」之後,要接著用「ㄈ」造詞「飛機」。
3.開車運筆遊戲
在紙上畫出粗粗的數字或注音軌道,讓孩子用車車開在軌道上,學習正確的書寫筆順。
請孩子想像筆是一台車車,在框框內用正確筆順寫出符號。
4.貼紙遊戲
在紙上寫上數字或注音,請孩子沿著線貼上圓點貼紙。過程中孩子可以對符號樣貌更有印象,且能練習到精細動作。
和孩子一起製作用貼紙做的符號卡,閉上眼睛摸一摸貼紙貼出的形狀輪廓,猜猜看是什麼符號。
5. 跳跳遊戲
在巧拼墊上貼上數字或注音卡,請孩子聆聽指令去跳正確的符號,像是告訴孩子「請你去跳注音『ㄅ』」。此遊戲能讓孩子一邊運動,一邊學習。
可融合數字順序/加減或拼音概念,例如:請孩子「跳8562」、「跳3+1的答案」、「跳『小狗』的拼音」等。
6.火車遊戲
跟孩子一起製作數字/注音卡片,或是運用現成的注音卡、數字牌都可以,陪孩子一邊念、一邊排出正確符號排序,變成一台長長的火車。過程中孩子可以練習到符號辨識與口說,並建立順序概念。
7.玩具排字遊戲
可運用家中現有的玩具或物品,像是積木、雪花片、冰棒棍等,讓孩子練習用玩具排出符號。此遊戲可以幫助一些視覺學習較弱的孩子,透過操作去認識與記住符號。
〔延伸遊戲〕
除了運用操作型玩具,也可以融合觸覺學習幫助孩子記憶,像是讓孩子在沙子上用手指寫字,或是用黏土捏塑出符號等。
8.心臟病遊戲
可以運用注音卡或UNO牌,隨機一人發一疊卡牌,與孩子輪流出牌,一起按照數字或注音順序念,若剛好翻出來的牌是當下喊出來的數字或注音,就要立刻拍下去。這個遊戲可以促進專注力與反應力,並且讓孩子邊玩邊複習數字或注音。
摘自 吳姿盈《 教你玩出無限潛力!給0~6歲孩子的分齡學習遊戲書 》/台灣東販
圖片:photo-ac
數位編輯:周品攸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