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班上都有成績格外優異的人對吧?
你是否曾向那些成績好的人請教自己學習上不懂之處呢?
對方是否很仔細地指導了你一番呢?
愈是優秀的人,指導起別人來愈是仔細確實,而這是有相應的理由的。
因為想要藉由輸出自己擁有的知識來強化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別人說明或指導別人自己學習過的內容。
大腦並不擅長記憶知識,卻擅長記憶實際經歷或體驗過的事情,所以「回憶」才能夠長久留存在記憶裡。
因此,藉由「指導別人」這樣的輸出方式,就能夠將「知識的記憶」改寫成「經驗的記憶」,例如「這是我之前向○○同學說明過的部分」,或「這是我之前記錯,然後對方還反過來教我的內容」等等。
歸根究柢來說,如果自己本身並未真正理解內容的話,要讓對方理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此從被指導者的反應中,也能夠檢測自己當下的熟悉度。
而且除了指導別人之外,還有一種很重要的輸出。
那就是自我確認的作業。
所謂的自我確認,就是在正式上場前進行的知識確認。
前一篇舉了一個例子,就是自己認為記得內容,到了考試時卻寫不出答案。
那一瞬間的心情可能會很差,但若換一個角度,用長遠的眼光看待那種痛苦的經驗,那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確認當下程度的大好機會。
換句話說,對於與學習有關的記憶來說,那種痛苦的經驗也可以成為一次好的回憶。
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因為已經有過這個經驗的記憶,所以如果再遇到相同的題目,肯定寫得出答案了吧。
在正式上場前進行的自我確認,可以是自己動手做以前的題目,也可以是朋友之間互相出題目考對方。當然,參加各種團體舉辦的模擬考也是一種方法。
總之就是尋找可以輸出並確認自己知識的機會。
如果在學習期間始終沒有這種確認的機會,那麼即使擁有豐富的知識,還是很有可能在正式考試時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妥善運用那些知識。
【本節重點整理】
#將知識的記憶,改寫成經驗的記憶
指導別人的3大效果
1. 強化記憶 2. 了解自己的熟習度 3. 將知識改變為回憶
#尋找可以輸出並確認自己知識的機會。
摘自 池田義博 《日本腦力錦標賽五冠王「超高效記憶術」:3循環反覆速習法╳1分鐘速寫,無關天分與年齡,記憶大量資訊隨時開始!》/麥田出版
Photo:VABo2040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