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時你是參與者、參加者還是參觀者?
在玩轉的教室裡,“pre-work”是我們的給學員的小驚喜和小提示。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訣、一句看似數十個字不到的叮嚀,「投入才會產生價值」、「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還有更多更多夥伴們在數百場活動中體會、從學員身上學得或半夜驚醒的靈機一動。
(圖:玩轉教室中利用簡單口訣,提醒孩子遊戲中重要的事情。)
雨傘、繩子甚至偷借來了掃帚,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遊戲,一陣喧鬧之後邀請大家圍圈坐在一起。
(圖:藉由活動前的體驗遊戲,和孩子討論團隊相處的秘訣。)
我們問孩子們:「你們有注意到嗎?剛剛每個人有不同的狀態。」什麼是參與者?什麼是參加者?又怎麼樣的表現是參觀?遊戲裡是,在孩子的真實人生裡也是。參觀者就只是在一旁袖手旁觀嗎?我們和孩子對話:
「你覺得參觀者都是不好的嗎?」 「不一定阿~有時候參觀者也是在旁邊觀察?」 「對啊!在旁邊靜靜的看,雖然沒有說出來,可是他可能也還在想」 「那你覺得,參觀者有在學習嗎?或他對於團隊是有幫助的嗎?」 「我覺得參觀者也有在學,如果他也有在旁邊觀察大家在做什麼!」 「恩,我有時候也會是參觀者。等到我準備好的時候~我就會變成參加者,然後變參觀者!」
甚麼時候參與?等我準備好的時候!
等待,是玩轉給孩子的第一個大禮物。等待孩子經歷完過程,等待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狀態,等待孩子彼此間產生意想不到的互動,等待你準備好加入我們。這樣的等待是珍貴的,對於教學者是很大的挑戰(就連我們自己也會常忍不住,咬著牙忍耐。)就像這次對談的等待,直到孩子們自己領略出來當中的動態與連續性,等待他們開始發現彼此可以幫忙,讓對面的小伙伴一步一步更接近團隊核心,把大家的信念串在一起。
參與者、參加者和參觀者,用不同的步調學習,彼此幫助成為更順暢的流動。這,是孩子們教玩轉的。
遊戲中,培養有話好好說的勇氣
「媽媽~我覺得要在大家面前宣言好可怕!」
「宣言」,站在大眾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別說是孩子了就連大人,都是需要莫大的挑戰。然而在遊戲裡,我們邀請孩子一遍又一遍的站起來公開發言。在遊戲一開始總會有害羞的孩子,有點扭捏、有點害怕,孩子們說到「我好怕如果我的想法不被大家接受?如果我的決定不是對的呢?」,有些閣員選擇放棄這次發言權,讓全世界一起在沉默中度過30秒,沉默,也是一種權力。然後引導員和孩子開啟對話:「如果不說出來,會怎麼樣嗎?」
「如果你腦袋裡有了想法,但是沒有說出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樣大家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了!」 「然後,還有嘛?」 「然後事情就不會有改變,會停在這裡,危機會繼續發生」 「所以,有想法,要做什麼事情才會有改變?」 「有想法X有行動=有改變!」
(圖:小小國防部長,面對遊戲世界的戰略移動,侃侃而談。)
「有人會和我一樣覺得,站在大家面前發言有點可怕嗎?」(超過半數的孩子舉手,就連後面的輔導員也忍不住…) 「那,當你覺得很可怕,會希望別人怎麼幫你忙?」 「鼓勵他」、「安靜的等待一下下」、「幫忙說一點點開頭,然後讓我繼續講」
學習如何在對的場合,用適合的表達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各個小閣員們,經歷國內討論、國際協商,而在宣言所下的決定都可以具體的看到影響,核彈、戰爭,然後難民就在眼前發生、國家赤字硬生生的出現,國際輿論、組員間的不滿、不同立場間的拉扯。
而這群逐漸勇敢的孩子們,用堅定的聲音說到:
「對不起,我還是要發動戰爭。因為這是對我國家的人民,唯一負責任的方式!」
《暑假營隊早鳥優惠延長至5月31止》
逆轉未來三日營 玩轉福爾摩沙五日營
Photo:玩轉學校提供 執行編輯:吳羽茜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