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台小4生閱讀低分群增加,每週使用電腦30分鐘內搜尋閱讀資訊的學生,表現最好

從「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來看,「若父母喜愛閱讀,愈常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孩子閱讀表現愈好。」父母若常陪同親子閱讀,孩子閱讀表現是最好的、達567分,若很少親子閱讀的,則只有514分。

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所做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每5年一次,調查不同國家小學四年級學童的閱讀素養。

最新的「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共有57個國家及地區參與,台灣學生整體表現成績平均544分,與瑞典並列第7名。

全球前3名分別為:新加坡(587)、香港(573)、俄羅斯(567),其次依序為:英國(558)、芬蘭(549)、波蘭(549)。PIRLS 2021台灣研究團隊主持人、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張郁雯教授指出,以統計學來看,台灣屬於第5高分群。


 

關於2021 PIRLS有幾個觀察重點,值得親師注意:

1 全球排名上升,分數卻下降

台灣自2006年第1次參加施測,本次為第4次。2006年排名全球第22名,2011年大幅進步到第9名,2016年得到第8名,這次公布的2021年再上升到第7名。但整體表現成績,則較上一次559分衰退至544分。

張郁雯認為,分數下降主要原因應是,量尺分數轉換所導致。「本屆評比重點之一為從紙本過渡到數位評量,並透過橋接樣本進行分數量尺轉換,」台灣和24個國家採取「數位評量」方式,另外32個國家則維持紙本施測方式。從這次公布的成績來看,有21個國家都有分數下降的情況。

 

2 低分群比例擴大

IEA將學生表現按照分數,分為:最高級(>625)、高級(625-550)、中級(550-475)、低分(475-400)以及400分以下五個水準。台灣學生成績達最高級水準者占10%,高級水準者占40%,中級水準者占35%,低分水準者占12%,未達400分者占3%。

和2016年相比,低分水準以下的比例增加,而最高級的比例減少,顯示高、低能力學生的差距拉大。

 最高級水準(>625)高級水準(625-550)中級水準(550-475)低分水準(475-400)400分以下
2021 PIRLS10%40%35%12%3%
2016 PIRLS14%45%31%8%2%

 

3 「獲取資訊」能力明顯優於「文學賞析」能力

台灣學生在「故事體」(文學賞析)平均分數為533分,排名全球第17名;在「說明文」(獲取資訊)平均分數為549分,排名全球第7。說明文的成績明顯比故事體更好,歷屆以來,台灣學生在說明文的閱讀上都優於故事體。

故事體與說明文之間分數差距最大的前3名國家為:澳門、香港、台灣,恰好都是華文國家。

張郁雯指出,「目前還沒有找到原因,研究團隊將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她猜測可能原因是,台灣孩子即使是讀故事文本,仍投入於做閱讀測驗,努力嘗試回答問題,無法投入於文本的賞析。接下來,須觀察隨著學校轉變教學方式、教導更多的高層次閱讀策略,分數是否提升,才能更進一步掌握原因。

以性別差異來看,不論是任何一個成績,女生都明顯比男生好。

 閱讀成績故事體說明文直接理解歷程詮釋理解歷程
男生537523545540535
女生551543554552549

 

4 學生的閱讀自信、閱讀興趣愈高,閱讀表現就愈好

根據調查,閱讀自信愈高,閱讀表現愈好。高閱讀自信的學生超過3成,成績達580,而低閱讀自信的孩子則只有506分,有顯著的差異。在閱讀興趣部份,也是興趣愈高,閱讀表現愈好。

 

5 父母愈常一起親子閱讀,學生閱讀表現愈好

除了孩子個人的閱讀行為會影響閱讀表現,父母的閱讀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若父母喜愛閱讀,愈常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活動,孩子閱讀表現愈好。」學前常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孩子閱讀表現是最好的、達567分,若很少陪孩子閱讀的,則只有514分。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喜愛閱讀的比例正在下降,從上次19%下降至15%。

 

6 每週使用電腦30分鐘搜尋並閱讀資訊的學生,閱讀表現最好

張郁雯指出,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每週使用電腦30分鐘搜尋並閱讀資訊的學生,閱讀表現最好;若使用時間更多的話,表現並不會更好。

 沒有小於30分鐘大於30分鐘
準備報告和簡報540(58%)551(31%)552(11%)
搜尋並閱讀資訊539(32%)549(52%)542(16%)

 

7 家中擁有數位資源很重要,但學生擁有自己的數位載具不一定表現更好

這次調查還有一個重要的發現,「若家裡有共同使用的電腦或平板,有65%的學生,分數549分,顯著高於沒有的535分。」「沒有自己平板的幾乎占六成,但成績549分,比自己擁有的537分,還來的更高。」張郁雯指出,

張郁雯說,結論是「家中擁有數位資源很重要,但學生擁有自己的數位載具不一定表現更好。」

項目有/無百分比平均數
和其他人共同使用的電腦或平板65%549
35%535
你自己的電腦或平板41%537
59%549
和其他人共同使用的智慧型手機41%545
59%544
你自己的智慧型手機47%535
53%552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