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不會在未來失業,許多家長對教育有了不一樣的看法。無論是選擇體制外就學,或者直接決定在家自學,或者參與共學團體共學,從「想到」到「實際執行」,家長必須面臨許多人生重大的取捨和決定。
<未來FAMILY>看到趨勢也聽到家長的需求,這個專欄將深入體制外教育系統,以及在家自學、共學的家庭,實際了解他們的故事和需求,並採訪相關領域專家尋求專業建議,協助無助的父母解決重要的關鍵性問題,讓父母在孩子多元教育的選擇過程中,能夠更有信心並且無後顧之憂的跨出每一步。
許多研究也指出,爸爸的正向陪伴對孩子的情緒、思考、人際或問題解決能力,都有顯著的提昇。
做父母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只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孩子在聽話的時候,某些珍貴的東西也許就被無形扼殺了。這種現象在家庭教育裡實在是令人心痛。試想:如果每個孩子都循規蹈矩、乖巧聽話,按照既有的傳統和理念與這個世界相處,那這個世界談何改變,又談何發展、進步?
我每天看著孩子害怕抓著爸媽的衣服不敢下車、不敢進門。孩子進學校哭鬧,老師都會先抱進來,如果家長走了,小孩還在哭耍賴,會被打。很多爸媽會問,為何小孩哭成這樣,我們都會互看但卻沒有勇氣向爸媽說出實情,我們能做的是快安撫孩子不要再哭,不然等下資深老師們就來修理了。
寫這些故事的期間,發生了一些新聞事件,更堅定了我寫這幾個故事的決心。希望看過這些故事的人,都會是善良的。
大人對於兒童的問題與情緒,要站在兒童的角度與感受,認真的去看待它們。陪伴兒童處理問題時,也都是以平等對待的方式,視兒童如大人般的,和他們一起商量、一起討論的!
雖然處境沒變,但是她的內在世界已經不同了,她對父親和自己的看法也不一樣了擁有更成熟的心態與更好的想像。
熱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