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為根、語文為枝葉、教育為己任的社會企業,亦為獨立教育團體,由彭瑜亮(阿亮老師)、陳品諠(小品老師)創立。 多年來透過「生活觀察、營隊體驗、書刊發行、文創設計、藝術展覽、產學合作」等方式打造孩子的學習舞台,至今已陪伴數千位孩子成長。 創辦人亮品師皆為師範體系出身並曾於學校任教,深感師培及教育體制之侷限與不足,在多年的自我訓練及累積思考後,決定打造心目中的教育舞台,讓孩子、家長、老師能夠相互支持、共同演出。 「亮語團隊」相關經歷: .獲頒「青年團隊政策競賽 優質文教獎」,由教育部長親自頒獎,並榮獲總統召見 .舉辦《新竹縣青少年文字創作展》,由文化局長主持開幕;展覽內容以台灣小農為主題,迴響熱烈 .舉辦九屆「生活寫作營」,學員來自台灣北中南各地及新加坡、南韓等,總人數超過千人,至今持續舉辦中 .發行二十刊《亮語文專刊》,內容包含教育專欄、課程設計、創作分享,免費分享至全台各級學校及圖書館 .全國演說近百場,主題包含「語文教學、親職教育、生涯規劃」等,單位包含:中華民國監察院、內政部少年之家、交通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家扶基金會、為恭紀念醫院、數十所中小學教師研習……,反應熱烈 .語文教學主題專訪,包含「中視新聞、Career雜誌、IC電台、環宇電台、客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 .亮品師共同擔任「新竹縣資賦優異方案」中小學語文資優講師;亮師獲頒「新竹縣閱讀暨寫作指導榮譽狀」 .亮師著作《早知道就這樣學修辭》(鴻漸文化出版),至今仍為修辭類暢銷書
我們都期許孩子能發自內心地努力、做好事,也期望孩子能真正愛上閱讀,而非為了獎品而讀。或者,在初期用簡單的獎勵品吸引孩子,然後漸漸將注意力轉移到閱讀本身的樂趣上,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愛上閱讀。
一位國中女孩告訴我,當年小四的她,學校成績雖然不錯,但不是最好的,一直沒什麼自信,但有一次,我在全班面前大大肯定了她的文章、寫作能力,讓她好開心!她泛著淚說:「從那次起,我才覺得自己好像還不錯,才漸漸有了自信。」
資訊爆炸的現代,相信絕不是跟他們說一句「好好讀書,別想太多」就能夠草草了事。反之,我們或許可以嘗試打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和氛圍,帶孩子觀察、思考、探索、理解,試著脫離末端的立場紛爭,上升到議題的根本,然後找到能夠立足的制高點。
孩子隨著時間成長,學會了很多事,也已經能做到很多事,於是我們漸漸地把這些事視為理所當然:認真上課是應該的、好好寫作業是應該的、用功唸書是應該的、幫忙做家事是應該的——沒有做到應該,就是錯的。
打破框架、多元嘗試、探索生命、體驗社會,都是好事,但我似乎看到一個逐漸消失的東西,那就是「十年磨一劍」的精神。
其實,孤獨很難被比較,也不該被比較。只是,不論是失去、渴望、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這些生命中必經的課題,都會帶來一定的孤獨,當我們能夠理解大家都有自己的孤獨,我們便不再那麼孤獨。甚至即便擁有眾人的愛與陪伴,我們依然可以保有自己的孤獨。
熱門商品